2021年2月28日星期日

食在良乡校区

 当我和亲朋好友宣布我要去北中医念书的时候,大家都很不看好,最常见的回复是:“听说北京的食物很难吃!”或者是“真的要去吗?中国的食物不好吃呀。” 还有一位学生还老揶揄我,让我一定要喝豆汁儿。大家对于北京食物口味的担忧也是有道理的,虽然大家都是龙的传人,但我们在南洋扎根百来年,味蕾早已因为椰树、咖哩、季候风的浸渍种化了。早上油条沾咖啡乌,中午咖哩鱼头,晚上海南鸡扒,是中国味却又不是中国味。

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后,住校期间天天都享受中国第九大菜系——高校食堂的招待。食堂很有人情味,到处张贴布告劝大家量力而为,不要贪吃辣味菜。这种告示针对就是像我这种在国内都属于不能吃辣的人,我才点了一个微辣,就被中国特色的麻辣镇住了,再也不敢越过雷池一步。因为相同面对食堂菜的挑战,我和同学的感情迅速地升温。每天都一起思考并探讨这个人生大问题:吃什么、怎么吃。在努力适应食堂饭菜的同时我们苦中作乐,编制出不少顺口溜,如黄某的食堂三不要钱:油不要钱,盐不要钱,糖不要钱,反映食堂大锅菜的肥甘厚味。经过几周的实验,我们总结几个规律,如卤肉面让师傅放少油,油只会铺满盘底的一半,而干锅包菜让厨师炒好后把所有的油倒掉油量正好。

食堂吃多了也会厌倦。食堂之外有什么好吃的吗?来北京之前我畅想了传说中大学外面必备的小吃一条街,下了地铁之后才知道我想多了。刚开学不久学院就组织我们到颐和园秋游,同样是黄某,问了老师和司机有什么必吃的北京菜。老师斟酌片刻,说就一般外国人的口味,大概就只适合吃北京烤鸭。她虽然是北京人但日常也是吃泰国菜、日本料理,不会特意去追寻老北京风味。司机则说,一定要找个老北京吃自家做的炸酱面,而且必须是蹲楼梯间,一手抓蒜一手握箸,一口大蒜一口面这种吃法。大家听了都乐倒了,但至今没听说班上有谁尝试了这种吃法。

一般我们几个小伙伴都在某天下午没课的时候外出打打牙祭,换换口味。同学里有个老饕刘某,是每次负责选定我们外出聚餐地点的能人。每星期吃上这么一顿,感觉自己又回到了正常的美食国度,我又有动力继续学习。这么多个餐厅,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去喝了乌鸡汤那一次。汤清味厚,大家围绕着暖炉聊天,感情更加深厚。吃完鸡肉后,店员还往里加了几核榴梿。榴梿肉沾着鸡汤吃,味道更加醇厚。虽然我来自榴梿的原产国,但这种吃法还是第一次吃到。中国人民的创新能力别具一格。正是如此博采众长,中国食谱才能从古代一步步发展,成为今日的包罗万象的模样。

由于新冠病毒肆虐,寒假自今都不能回校上课。有时吃着蒸茄子的时候,还会惦记食堂的地三鲜的油滑咸香。现在恰是榴梿落的季节,更是思念和同学一起学习成长的日子。希望能够早日回校,只有尝到更多地道的中国美食,才有证据扭转其他人对北京食物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只有融入了当地,才能更直观地见识并汲取中国人民对于生活的智慧。

30.06.20
是为了一个比赛专程写的稿,虽然已经很努力积极向上,而且老师还帮忙改了(贴在这里的这一篇是原始的),但应该还是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