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9日星期六

不听老人言的后果

本来今天去拿新车,是件让人很开心的事,对吧?但我不小心把鸡汤洒在沙发上……结果新车的沙发就这样毁了。其实我都不记得我又买鸡汤。不管怎样,现在我down(心情低落)到了极点。

所以下次,记得不要把食物放在沙发上。

以上。

(没心情,不想多写。)

2007年9月27日星期四

七月事迹

虽然说的是七月,但事实上也适用于三月、五月和九月。

-------------

上旬
扫起一地的胡思乱想
随风叮当作响的音符
要么被塞进窄柜子里
要么随意扔在钢琴下
墙上的老妈乜斜着眼
“何必呢?”

戒戒戒
除了书全都戒
前人无书而俗
今人有书则俗
贝多芬大大的出了名
墙上的老妈打个哈欠
“临时还抱啥佛脚?”

中旬
窗外工程发出吵杂声
都被无形的墙壁隔开
头脑保持清醒
左手持续劳动

胡乱在纸上涂鸦
小纸怎装得下大智慧?
没关系最多碗口大的疤
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下旬
书本被打入冷宫
躺在长沙发上
运动运动手指
打着心爱的掌上游戏

解放
又过了一次轮回
但历史总会重演
因人类吸取不了教训

2007年9月26日星期三

月朦胧

昨天又是中秋节,不过今年我一点庆祝的心情也没有。不知是因为烟雾遮去了月亮,让原本明亮的月亮变成像个布满灰尘的电灯泡,是纯粹只是我个人心情不好(预试考得太烂了),是因为买不到蜡烛,或纯粹只是我老了。去年今日,我还兴致勃勃地在家里的芒果树上挂上许多灯笼,虽然隔天我还要考试(那天还是星期六)。今年我虽然很闲,但我宁愿把时间花在看查理做数学。

也许只是因为我长大了,每一年的中秋节永远都比不上我童年的中秋节。那时候好几位家人朋友聚集在一起,提灯笼的提灯笼,点蜡烛的点蜡烛,好不热闹。现在呢?现在家里只剩下我还有保持中秋节点灯笼的习惯,但一个人提灯笼,一点意思都没有。中秋节在古时候又名为团圆节,居然要团圆,家人可要到齐才行吧?孤零零的一个人可不能过中秋节。

现在的小孩有多少个还相信那些关于月亮的神话?安姆斯特朗的那个一小步让全世界的月亮神话都破灭了。没有寂寞的嫦娥,没有捣药的玉兔,没有砍桂树的吴刚,只有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只有一片荒凉,只有对一些人而言特别珍贵的氦-3等矿石。有时我宁可相信美国那一年的登月计划是个骗局,毕竟如果没有神话的话,没有那一点点对世界的奇怪猜想,生活是很无聊的。

现代人已没有像古人那样把感情寄托在月亮上面。现在还有人会像李白那样写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样优美的诗句吗?如今还有人会因为思念远在他乡的兄弟而像苏轼那样吟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这种得以流传千年的词句吗?现代人有了电话,有了电邮,有了飞机,距离也不成二人之间的阻碍了。有由于联络便得容易,现代人反而没有古人的那种对朋友和家人之间的真诚,也不再珍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今年的月亮和去年一样朦胧,虽说雾里看花别有一番情趣,但这种情况发生在本地只能代表本地的空气越来越污染。世界在不断的进步中,本国也在努力达成2020宏愿(虽然我觉得成功机会很渺茫),但如果为了发展而牺牲了自然界的一切美丽,让河水不再奔腾,让森林不再翠绿,让天空不再无垠,我宁愿世界把前进的步伐放慢。毕竟如果得到发展而把地球折腾得不再健康,发展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人都活不下去了,还谈什么先进科技成果和建设发展?

不过身为一个连投票权都没有的学生,我能干什么?能做好把可环保和不可环保的垃圾分开丢弃已经很不错了。因此,我现在能做的事,是期望八月十七那晚月亮会更圆,也没有烟霾(以后也不要有),也不要下雨。这样就算我不想点蜡烛,看看月亮也不错。但愿如此,但愿如此。



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 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月亮圆 山脚下男孩
月亮圆

月亮圆
月亮照在我的家
没有春夏秋冬的家
流传千年

月亮圆
月亮圆
月亮照在我的家
没有春夏秋冬的家
流传千年

现在的孩子不相信
月亮有小白兔
功课与电脑
使他们不再信古老的神话
当高楼大厦
遮挡了古老的月亮
就趁这个季节
让你的孩子知道
古老的神话
原自何方

月亮圆
月亮圆
月亮照在我的家
没有春夏秋冬的家
流传千年月亮圆

月亮圆 月
亮照在我的家
没有春夏秋冬的家
流传千年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_UJp7fGRh4s/

2007年9月25日星期二

将离

眯起眼睛
露出笑靥
想装作不认识
躺在我面前的人

修长的手
与黑白键有缘无份
昔日的青丝
如晚秋之林
发黄 干枯

躺在我面前的人
想装作不认识
露出笑靥
眯起眼睛

有些勉强
有点困难
挣扎起身
手背的青筋
清晰可见

瓶里的芍药
请一块儿带走
方下我无法
随你而去

2007年9月21日星期五

关于考试这码子事

考试到底是谁发明的?这很难说得准。总之,中国是最早实行考试制度、科举制度的国家。这种对古人来说是为官,改变社会阶级的唯一途径,不但没有被历史恒河淹没,反而还有更为壮大之势。

现在的莘莘学子,有谁躲得了这个扼杀所有学习之乐的魔手?六年级的小学检定考试(UPSR)、中三的初中检定考试(PMR)、中五的高中检定考试(SPM)和中六的大马教育文凭(STPM)都是我们必过的难关。虽然马来西亚学生之间的竞争还没有像中国那么激烈,但学生越来越辛苦。特优生越来越多,名校越来越难进,学生们也得越来越拼命的啃书。

补习班,也顺势崛起。许多优秀生之所以是优秀生,多半都是靠补习补出来的。但补习这码子事下回再谈,回来考试上头吧!

马来西亚的教育制度太过注重考试,以致学生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读书上面。本国的考试制度又特注重记忆力,所以学生也不得不读死记。道德教育这一科就是最完美的典范。这一科一点都没有达到培育人文精神、拥有崇高品德的国民这些原本的目的。除此之外,历史,也是一科必须要完全依照课本来回答的一刻,就算课本里有错误也是一样。

这种培养人才的方式,只能培养出庸才而不是天才。有些人,就是不爱死读书,读死书,所以他们的学校考试成绩不是很好,但出社会工作后反而如鱼得水。有一位那学校最后一名的学生,现在成了连锁超级市场的老板,而与他同一届的第一名只做到银行的一个经理。就此看来,在学校考取超优越的成绩并没有对其未来作出多大的保证。

再说,这些政府考试不知道有没有人在里头动手脚,不然怎么考取全甲的特优生一年比一年多?搞到现在那些只是不小心马失前蹄,少拿一个甲等的学生就不值钱了,在学校,尤其是那些全甲生动不动就上百个的学校根本就不被当着优秀生。一点都没有被给予重视,在颁发奖励时连一句勉励的话都没有得到。学校,为了提高本校的校誉,就努力的鞭策学生向上,但却没有给与那些不小心失手的学生一点安慰,就算在政府考试里少拿了一个甲等,他们仍是优秀生啊!拿这样多个甲等也是很不容易了。

不过,那很多个甲等,难道就是优秀的吗?我曾听说有一位在SPM获得十七个甲一的学生,拿了公共服务局的奖学金(JPA)出国读A-level,不到一年就因为成绩不理想而被送回来。由此可见,在公共考试得到很好的成绩也不代表那个学生有这个实力。

虽然在过几年后马来西亚的教育制度会来个天翻地覆的改变,但我相信到时还是考试至上。最后,发表一下自己对考试这码子事的感想:

你的成功是学校的荣誉,你的失败只有你自己承担。



附录:中国教育考试制度历史及其现状研究
2001-10-22    柴子文
  一,导论
  教育考试制度,即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制度,其重要意义不下于当今中国任何一个社会问题。市场上诸多讨论书籍及各类育儿经尽可证明公众对其关心。值此教育改革工作进行之际,我仅以钱穆先生从历史角度对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的一些分析,展开一些思考,以备关心教育问题者鉴。
  
  二,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的历史(注1)
  (1)汉代
  据《诗》《书》记载,自距今三千多年的西周时起,中国已经学校出现。在当时,学校作为一种辅政机构,主要职能是“行礼乐,宣教化”。中央设立的称作“辟雍”,地方储侯设立的为“泮官”。及至春秋,这种官立教育体制因政治原因逐渐衰微,教育职能下放,主要以社会教育为主。秦代统一时又将教育权收归中央,设立博士一职,在参议政事的同时吸纳弟子传播学说,后经秦始皇焚书坑儒,博士多遭罢黜。汉武帝建立太学,设五经博士讲学,学生是地方郡国选送的十八岁以上青年。这些人经毕业考试后分为两等,甲科出身为郎,入宫当侍卫;乙科出身吏,回地方充任吏职。因为在当时,地方各郡有一年一次的考廉选举,推荐入中央任职,入选者又多为太学生的补吏出身。故而在汉武帝之后,朝中为官之人多是读书出身。后来因为此类人太多,中央在地方推荐之后加上了一道考试。这样一来,自汉代起,中国便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教育-实习-选举-考试”的人才培养选拔制度。
  (2)唐代
  两汉之后,中国历三国两晋南北朝600年离乱,于隋唐重归统一。此时,中央政府已废除汉代的地方举荐制度及由陈群制定的九品中正制,改由人们自己报名参加礼部的考试,合格者即为进士,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科举制。清代人徐灵胎曾经说过:“读书人,最不济,烂八股,一堆泥。。。。。。就教他骗得了官,也是百姓朝庭的晦气”。但在唐代,进士们在通过了礼部的考试之后,仍要经由吏部考察其仪表口试乃至行政公文,通过者方可分发任用,正是王国维所说“所与之官与其所治之事相合”。(注2)徐灵胎所指斥的科举制弊病并非是同该项制度与生俱来的,而实际产生应在宋代,下文自有论述。
  唐朝在恢复了汉代公立教育制度的同时开始实行了科举制,但是因为学校教育在入学,毕业方面均比较容易,因社会上只重进士,对太学生并不看重,由而而产生的后果既是唐代的公立教育比之汉代并无太大发展。但由于当时门阀的形成和禅门思想的活跃,门弟教育和寺院教育也成为当时人才培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唐初时,进士多为门第子弟,身负家学渊源,于政事早有家教熟悉,从政之后轻车熟路。晚唐时门第衰落,应考的穷苦书生除文选诗赋外,大都不通政治传统,国家又缺乏相应的教育,遂当时有“进士轻薄”一语流传,此弊至宋时犹甚。到于当时的寺院教育,则有扬州王播饭钟的故事。虽然故事中王播是受尽寺僧冷遇,但应知当时禅门思想之活跃对人才的培养实在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直至宋代,仍有人说:“儒门澹泊,豪杰多为方外收尽。”
  (3)宋代
  宋代的教育考试制度可大致概括为“重目的,轻方法”。宋朝开国后,为克服五代时人不悦学之风重礼科举,一但中了进士即给予高官。这项制度就造成了后世徐灵胎所指责之恶果“以官爵励人才者”,“事益不治”。(注3)
  尽管宋政府在科举制上投入较大,但在一些具体操作上一直为人诟病,除上文所说的一条之外,还有它把考试内容由风花雪月改为经义之学,本意是好的,入朝为官之人总不能成天吟诗作对,谁料得不偿失,考较诗词尚可见一些人之真性情真学问,考经义唯有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耳。连力主改革的王安石都叹说:“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料变秀才为学究。”
  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宋朝缺乏一套完善的机制。宋初各地设立各大书院多为私人创建,后虽逐渐转为公立,但由于理学兴起,当时教育仍以私人讲学为盛。及至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中国传统文化在政治上遭受打压却仍在社会上得以维持,书院之功不可没。
  (4)明代
  明代政府大力发展官办教育,在一次大规模的统计中,全国各级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官总数达四千余人,大大超过前代水平(北宋元丰年间仅为此数百分之一二)。但因为当时的教育过份依赖于政治,而明朝又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黑暗的时期,故明代官办教育很难说令人满意,对人才的培养及教育之功效实在有限。
  科举制度在明朝有一次较大改动。其时由于报考人数增多,政府便将考试拉长为“县、乡、会”三试,以便淘汰掉大多数应考人。应考者必须经过秀才举人进士这三级跳,方能留京三年,再考入翰林,赚得一个好出身。有了这个好出身,则几年之内朝庭必委以高官。而在此之前,由科举考试考出来的都是小官,干出了政绩方可升职,在明代,大官都是考出来的,下层的秀才举人是没有机会升入上层的。把官员的提升选拔过程由考试加实习简化为单一的考试,这是明朝在历史上一个退步。
  (5)清代
  清代是满族入主中原,为维持其统治,科举考试渐渐转化为一项愚民政策,其作用乃是给汉人中聪明才智之士一点希望,一点奔头,使之不去造反而专心备考,顾炎武曾指出科举八股之害堪比焚书坑儒,龚自珍也曾抨击历代考试制度是皇帝私心玩弄权术。此种观点流行一时,逐渐演变成为现在我们对科举制度的基本看法。但应看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乃是异族统治,汉人知识分子心有不服也不敢明说,只有如龚顾等人一般,将历代考试制度一起批判了。及至满清末年,革命风潮涌动,方有邹容在《革命军》一书中开列出一长串清单说明满汉二族在官员任命上的不公,直斥部族政权下的考试制度。
  由于清代的统治者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固当时的教育制度亦乏善可陈。当时公立学校名存实亡,书院尚有,及至清末废除科举,多改为新式学堂,名之不存。尽管在清末的书院中也曾出现过康有为、章炳麟、吴稚晖等人,但就普遍情况而言,其时书院的主要贡献却非是培养人才而是变作刻书藏书了。《红楼梦》一书的流传,清代之书院实有大功。
  (6)小结
  纵观中国整个教育考试制度的历史,不难发现,在早期中国就已出现一套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与选拔制度,但经过一次次战乱,制度不断被破坏又不断被重建。由于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早期适用的制度到后来已有许多不适应当时情况的弊端逐渐显现,如“进士轻薄”。但是后人在重建制度时并未考虑到这些弊端,或者说为了一已之利看到了弊端但却不去尝试改革。等到这些弊端逐渐扩大,造成学术败坏,人才枯竭等恶果时才来匆匆打一个补丁。但由于补于制度未经实践操作,往往加重了恶果。
  
  三,三个小插曲
  (1)唐代的公卷通榜制
  现代人在批判中国现行高考制度时往往列出的一条罪状是“垄断了通向大学的多元之路,使人成才的道路受到限制,一些聪明才智之士因分数低而进不了大学深造,其罪堪比科举。”
  但就我所知,在唐朝,还有一种“公卷通榜”的亦可选拔少量特殊人才。所谓“公卷通榜”乃是指的“公卷”与“通榜”两个内容。”公卷是指考生将平日诗文送至中央大儒处,经其传阅评判,在评审圈中打响知名度。有人可能会联想起今年高考时江苏一考生的《赤兔之死》,但二者又不尽相同。唐时“公卷”乃是出于考前,未考之时已有一定客观地位,不必再经过考试,一经推荐即可任用,比如李白当官就不是考的。打个比方,我这篇文章如果被北大教授们看中了,高考之前就把我特招去,是为“公卷”。至于通榜,则是按照实际的舆论来排定选取知名之士,不考考场上一日之发挥。这里有个有名的故事,说是主考杜黄裳请考生袁枢拟榜,袁自列第一,无人不服,传成佳话。
  (2)八股文
  八股文被人骂得很久了,仿佛一打它出生就是个为限制人思想而存在的坏东西,在此要做一个小小的翻案。
  唐时科举考的主要是古诗,因为“诗无达怙”,考官面对众多水平不一的诗文难判优劣,故而改考律诗,限定平平仄仄的框框,等于列出一个客观标准方便评判,这个制度好像没看谁有过批判。
  宋时考经义,不幸大道理人人会唱,也是难分高下,有关部门渐渐定出一定格式,这就成了八股了。
  前几年有人批判过现行的应度作文,说这是“新八股”,现在似乎有些改革了,每次高考作文或大赛作文改出来,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手法特别先锋特别现代的作品。但这只是打破了平仄的框框,八股为害的真正根源产生在明朝。基本思想的限制一直未有突破,如果哪位考生真写了一个与主流思想相悖的文章,文笔再好也逃不脱残酷的评判。由此可知,对八股的批判,我们不应满足于平仄条框的突破,真正该做的是放宽主导思想对人的限制,认真执行一下早已提出的文艺“双百方针”。
  (3)明清两代的进士深造
  明代在人才选拔上采用一中进士即得良好前程的方针,此制弊端前文已述,清朝大致也是沿用了此制。
  这些中了进士的人在京期间可考入翰林深造,不考者亦可在此数年闲赋期间检古书,搜古董,拜师访友。有时放往外地出任闲差,又可一识当地风土民情。此两代杰出之士的学问大都如此养成。如清代曾国藩,中进士不过三十余岁,却已有远大前程在眼前,自己不必再为之操心,安心读书便是。
  与之类似的是我国现在的大学教育,多数人在进大学之前还是除高中几门课之外没有任何学问基础的,一经大学中数年修习,出校时已具一定的学问根基----这根基自然不仅是老师教的,其中大半要来自大学里的自学。这种情况在前几年表现得尤为明显,其原因乃是早年大学生缺乏,一入大学门即前程光明,可安心读书。现如今大学生分配不易,众学生兼职焉,打工焉,找工作焉,TOEFLE焉,GRE焉,“治艺者甚多而治学者少”(注4)。北大清华之类名校学术风气较其余学校为优,师资基础固是一方面,而名校学生不必为前程过于担忧,可专心治学亦是一重要因素。
  但无论如何应看到,明清两代的这项制度是建立在大制度缺陷上的,中国现行的大学教育也是建立在高考制度的缺陷上的----很有人替那些被大学拒之门外,失掉文凭同时失掉深造机会的人来喊冤。因为高考大制度上的这项小制度为中国培养了大量人才,人们对高考制度的缺陷一再宽容。现在,这项小制度也渐渐失掉了它的魔力,我们还不应该好好反省一下大制度吗?  
  四,中国教育考试制度的现状研究
  自由主义者们一直是把教育做为一个自由的特例来看待的,按照柏林等人的观点,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一个人在理性成熟之后明白自己当初被迫做的事情实际上都是自己愿意做的(注5)。在此,我可以引用一位理性已经成熟的北大博士生的话来说:“上了大学之后,回首一片茫茫,学过的东西大多是无用的和错误的。(注6)”。当然,并非社会学意义上的例证并不具备多少说服力,但应该看到我们的教育自始至终是一种非自由的强制(余杰在《说还是不说》的序言里引用了一个洋人的话来说明这点),其强制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有社会等等。待到按它们的要求付出了十二年时间考上大学,有人就发现自己被强行欺骗了。我曾经想过不被它欺骗,有朋友建议我不经过高考而去北大做一个旁听生,但因为这种欺骗带有其强制性,我最终放弃了这个建议。旁听固然可以培养人才,但从整个社会来讲,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乃是一套相关制度,选拔制度没有改观,再多的人才培养出来对国家也没有用处。很多谈论教育改革的文章只能谈其一不谈其二,割裂了学制与高考,这也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一项制度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诸多弊端便会显现,如历史上的科举制,八股文,在创始之初皆不算坏,用上几百年,后人看见弊端,为维持既得利益,不愿去改革,而只做些小修小补,结果往往是条框越来越多,束缚越来越紧,结果只是更糟。
  由于二十世纪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快的一个世纪,故而这个世纪内的制度与现实相适的时间也变得更短。中国的高考教育制度使用了几十年,弊端已经出现了,并且在日益扩大。何清涟把转型时期的经济问题难以解决归咎于人文教育的不足(注7),但我们在教育方面的问题又岂只一个重理轻文?
  鲁迅曾经感叹说中国的改革太难,即使是搬张桌子改个炉子几乎也要流血,不是大鞭子打来,中国自己是不肯动的。现在包括何清涟所说的问题在内的诸多由教育考试制度引出的问题已经出现,改变是否已经出现?
  改革是要有付出的,要流血,教育改革同样如此。当年中国的第一所私立大学中国公学就是在陈天华蹈海之后建立起来的(注8)。出现以上需要的原因就在于改革必然会触及旧制度下既得利益群的利益。当年的百日维新“使全体文官失色,(因为)他们熟读四书五经和朱熹的注解,由科场发迹”,“几百年来中国。。。。。。倚赖一个以文字见长的官僚机构。。。。。。若不宣告此类组织迟早必须更改,就无需说及改革(注9)”,其中有废除八股文,“仅此一项就使全国知识分子恨入骨髓,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八股文,他们再不会其它的东西了,废除八股文就等于把他们全部埋葬(注10)”。
  中国现阶段实施的教育改革并非是要废除旧制而建立新制,有人提出教育制度西化或是凭空构建乌托邦,都是行不通的,因为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学生群体,这都是现实,从来只有以制度适应现实,哪有什么“革命”是以推翻现实来适应新鲜制度的?
  现在我能听到很多关于教改的建议,有的搬来牛津哈佛,想一夜之间赶英超美,此种“西餐叉子吃人肉”(李敖语),不顾国情的想法上文已有评述,在此笔者还想评一下关于“教育产业化”的问题。据说这一提法产生于前几年中国努力扩大内需之时,在经济学上有巨大意义。2000年8月,厉以宁先生在广东的一次讲演上对该提法大加赞赏,批判了一下计划经济的老脑筋,同时为教育产业化勾划了一副“收益-再投入-回报”以至发行债券,校办企业上市这样一幅蓝图。在此我只问一句,若是教育企业破产,股票摘牌怎么办?老师怎么办?学生怎么办?下岗乎?
  我们的高考教育制度使用了这么多年,已经出现问题了,有人拿出了补丁,包括现在实行的“3加X”什么什么的,在我看来,少有适用的,这个问题值得有关方面重视,我的一个想法是逐步开放大学门槛扩招的同时要多开出第二第三条入学之路,如果作为开端,唐代的公卷通榜就值得学习。社会上重文凭的风气应该改变,却不在一时所为,根本仍在教育考试制度。毛主席当年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不是温良恭谦让,但是我们在教育制度方面现在根本没有什么改革可言,哪怕是请客吃饭绣花温良恭谦让,一个制度与一个制度同生共事的改革都没有!
  问题大概是看出来了,提出了一个修补边角的药方,也不知正确与否。根本医治中国目前教育考试制度问题的药方不是没有,只是不需我一个高中生来开。只希望中国的有识之士能在认清了形势后,尽快找到它,这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注:
  1,本节及下节中历史评论部分根据三联版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及《国史新论》三书中相关章节缩写而成
  2、3、4,出自王国维《教育小言十则》《教育小言十三则》
  5,《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理论》P15
  6,孔庆东《47楼207》P302
  7,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P374
  8,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第二十五章
  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第十章
  9,黄仁宇《中国大历史》P262
  10,柏杨《中国人史纲》P507


http://www.edu.cn/fa_zhan_430/20060323/t20060323_17411.shtml

嘲风兽的呢喃



大丈夫能伸能屈
我已屈了千年
何时才能一尝
“伸”的滋味



红檐下
烟雾迷蒙
信徒的祷告
似乎离不开
那个字
“财”



我的视野
日益狭隘
为什么
人们停止
在屋脊上安装
我的雕像



月老曾问
什么原因
是他的红线
变得脆弱 易断
我无言以对



总觉得
我常看到
阴差的身影
但现在
没有战争






无法远望
我似乎
不能再镇守
人间

2007年9月18日星期二

江为竭忏悔录

江为竭忏悔录

虽然我自认坐得直
行得正
天下没多少事可以
Say stop

虽然我知道我选错很多路
做错很多事
但我的良心
良知
多数时候都在冬眠

有时候
我的良心还是会爬起来
晒晒太阳
所以有了这篇
忏悔录

三年前当我尚
天真
无邪
(梦魂你安静点!)
不知怎么着了魔
用“梦魂”二字作为
隗澜的天师友人之名
至今我呕的血
多周瑜不知多少倍

二年前我尚
正常
乖巧
(紫芸空中没有乌鸦!)
不知被啥迷着了
让游梦魂写了同人文
原本一路顺利成长的天师
有了阴暗的过去
至今我不知跟隗澜梦魂
说了多少次
“对不起”

还有很多事情
比如荼毒友人的思想
拖欠笔友的信件
都是我该忏悔
只是今天良心
已劳动过渡
疲惫不堪
所以下次吧
有缘再继

道德教育应被废除

作为一个学生,我对于教育的体会远远多过那些成日坐在办公室里的教育局官员。因此,我有理由发出我的声音:道德教育这一科应该被废除!

虽然道德教育这一科在马来西亚的教育体系中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在前几年也曾经改版过,把需要背的道德价值(Nilai Murni)缩减到三十六个,但是其“贝多芬”的本质仍旧保存下来。比起其他的科目,道德教育这一科可以说是完美的体现了本国教育的理念——“背背背”。其他的科目虽然也是需要背,但还不到不背就肯定会被当的程度。

所有的道德价值,以及其含义,必须一字不漏地背起,尤其是那些道德价值,写错一个字就会造成接下来所有的含义以及例子统统没有分。我就曾经做过这种错误,由于把“Bertanggungjawab”写成“tanggungjawab”、“setia dan taat kepada raja”写成“setia dan taat pada raja”等等就让我丢了至少二十分。

再说,这一科只要求学生好好背书,真正道德教育的理念学生一般上不会做到。虽然我们需要写报告,做“kerja amali”,但这些东西是可以作假,可以抄的。天下文章一大抄,谁做不到呢?每年学校大扫除的时候都有中四中五的学生拿着相机来拍照,因为报告里需要照片。那些人多半只是做个样子,实际上担当大部分清洁工作的是别人。

由于这一科太注重考试多过于实行,老师进班都是教学生做练习,偶尔讲一些故事(视老师而定),完了。当初设立这个科目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现在它除了加重我们学生的负担之外似乎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如果道德教育这一科有效,那么青少年犯罪率就不会节节上升,也不会被看着是缺乏纪律的一群,而且两年前(2005)也不用牺牲生活技能课的节数来上公民课。

说句题外话,听说明年中四也要推行公民课,但我诚心希望这件事不会发生,上课时间已经腾不出任何地方来塞入这一科。当初由于生活技能节少了一节,课程都赶得很辛苦,如果明年还是这样的话,课程更紧凑的数理科不知要怎样才能教完。那些编排课本的老师们是不是忘了算入放假、考试等因数,才把课程编到那样繁重?我已经习惯自修理科的最后一、两课。

再回来道德教育这一科上头吧!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Moral废是废,但还是得和它耗两年。”这一科不能不考,也不能对它掉以轻心,因为若要申请政府奖学金,道德教育(连同历史和马来文)一定要拿甲一才行。

道德教育课加入课程的原意是为了灌输优良的“东方文化”,但现在它已成了同学的负担,我也看不到它有带来什么好处(除了可以让那些有甲一收集癖的人多拿一个甲一),所以还是废除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