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8日星期五

环保碎碎念

说句老实话,“环保”对现今各社会人士已经不是啥新鲜话题。不管怎么说,环保这项伟大的课题早就纳入咱们中小学的课程纲要内,让我们在不同的科目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读同样的东西。就算各位离学生时代已经很遥远,也有传媒一直提醒说地球现在面临着怎样怎样的浩劫,祭出一堆让人看了心寒的数据后打铁趁热地刊出这样那样的补救方法,最后以一两段看似高深莫测,实则用“匹夫有责”四个字就可以概括的意念为结尾。但是“匹夫有责”不就等于“人人无责”么……因此,要如何捍卫这个生命的摇篮——地球呢?答案其实很简单,让人类死光光就成了。不用一百年,地球就会恢复成那个生机昂昂的美好世界了。只是很可惜,除非来场世纪大瘟疫或是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个方法才行得通。

扯远了,咱们还是回到“环保”这两个字上吧!环保,环境保护也。环保乃一切有关防止自然环境恶化,改善环境是知识与人类劳动和生活的工作,人类工业化以后的新产物。从两河文明开始,人类与自然相当和谐的共处了五千年(古人将中国犀牛、象鸟、欧洲原牛等动植物赶尽杀绝的事实咱选择性略过。);由工业革命开始,地球痛苦的日子一步步逼近。现在的草原沙漠化、热带雨林的消失、南北极冰山溶解、温室效应、奥尼拉现象等等都是人类这近一百年来的过度发展造成的。对自然的改变反应慢半拍的一小部分人类开始觉得在这样下去人类只会走向毁灭,故开始了一系列的活动来唤起民众的危机意识,进而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废物回收、减少使用塑料袋等。遗憾的是,剩下的大部分人类相当短视,认为只要自己活得舒适就好,因此拼命榨干地球的一切资源。在地球出现以石油短缺为主的能源危机后,还考虑把魔掌伸向多年来相伴地球,不弃不离的月球。据悉,月球上有大量不存于地球自然界的氦-3,可以用来当作一种无污染的发电材料。

又扯远了,回来咱们的“环保”上头吧!如今我们已无法将时光倒流,所以我们只能尽心尽力地挽救我们所做的错误。说时容易做时难,多数人都明白或曾读过自己能为环保尽一份力量的方法,但有多少人回去将之贯彻到底?现实是令人心寒的,尤其在马来西亚这个公民意识普遍不高的国度里。再加上多年来的填鸭式教育把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培养成只重功利的民族,所以现在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能把这些人民唤省的媒介。阿尔·戈尔(Al Gore)的《难以忽视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是个不错的片子,以相当明了的方式讲述了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危机(虽然此人有政治宣传的嫌疑)。可惜此片只在巴生一带上映,其他地区的民众要么千里迢迢到巴生去,要么只好卖光碟看了。(话说回来,光碟也是很不环保的。)除此之外,各个名牌公司近来不知怎么“觉悟”了,纷纷推出各式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环保袋。其中以价廉物美的“我不是塑料袋”(“I’m not a plastic bag”)最为众多名牌追随者所推崇,以致各地都发生为了抢购此限量版环保袋而发生不少不愉快事件。但是,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趁莘莘学子心智尚未成熟前好好替他们洗洗脑好培养一批又一批有良知,懂得自动自发收拾前人烂摊子,珍惜地球的人民。

说完了人民,实际上直接掌管国家各国政府也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不少政府目光短浅,只看得到步步高升的人均生产总值、国家经济增长率,却看不到由于他们的急功近利而带来的严重、无法恢复的严重生态破坏。他们把国内一切资源掏空,换成一时的美丽数字和金钱,只留给他们的后代一条条发出恶臭、已经死亡的河流、光秃秃、只有黄沙红泥的山丘和布满尘埃的空气。最明显的例子可以在中国找到,古时的洞庭湖风景让人流连忘返,现在的洞庭湖让人见了就像拔腿往相反方向逃去。如今就算洞庭湖没盖,也没人会想跳下去,因为洞庭湖水面上布满至少一米厚的蓝藻,远处望去就像一片青绿的草原,如果除去那弥漫在空气中散之不去的臭味就更像了。洞庭湖四周以前林木苍翠,但在经过二十多年的采矿后,只剩下一个又一个的黄土堆。马来西亚的情况虽然没这么严重,但若不采取适当的步骤来亡羊补牢,成为第二个洞庭湖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因此,国家领导人应该有宽宏的视野以便能在发展和环保之间走出一条中庸的康庄大道。该禁的禁,该捉的捉,决不手软。法律条例应与时俱进,以免让有心人士走漏洞;加强执法,避免小拿破仑和走后门的人士执法犯法。除此之外,他们也必须制定相关条例以禁止或减少一切危害环境的化学用品的生产、进口和使用。简单来说,政府官员,尤其是国家领袖应有足够的智慧来执行发展政策一面带来不可挽回的灾难。说到底,又是教育。唯有教育,才能培养出英明的国家领袖。

咱今天的结论就是,要谈环保,爱地球,就得从娃娃捉起。教育政策得到位,才能培育出既能发展国家,也能保护地球的国家未来主人翁。不过,各位成年人请在儿童面前作出正确的典范,因为儿童就是通过模仿大人的行为成长的。除此之外,各位成年人以及未成年人请尽力遵守报纸上或是课本里的爱护地球守则,以免地球还撑不到下一代成长就决定自力更生,让我们免费观赏一出真正的世界末日进行曲。

知道没得奖后就可以贴出来了。

2007年12月26日星期三

男女大脑沟造大不同

以下内容有点少儿不宜,不适者请绕路。







































虽然不能适用于所有人,但绝对适用于大多数正常人……

这两张图是我在做功课(我开课了!)是碰见的,顺便调剂一下我现在做功课做到很郁闷的心情,毕竟我有五年没有用大脑做功课了。

2007年12月5日星期三

今夜在我家里

人们不会忘记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他们只会暂时想不起来。
***
夜里的风总是特别大。吹进我卧房里的风不但把房里的窗帘抚起,也让那位不属于我房间的陌生人的发丝暂时停留在空中。
“你是谁?”
我觉得我的声音不太像是从我自己的声带发出,反而像是从遥远星空另一端传进我耳里,缥缈而不真实。
长发女子似乎也愣住了。
沉默弥漫在我们之间。
她不是人。我的直觉告诉我。
我慢慢地往后退,直到我的背贴在门上。“夺门而出”这四个大字不断地在我脑海里发出炫目的光芒。
冷不防,身后的门打开了,靠在门上的我被迫向前走几步。
我转身回眸,江那挂着微笑的脸孔与黑暗显得格外不协调。
***
四天前是星期二。清晨的天空总是蔚蓝中带点浪漫的橘红色,棉花糖似的朵朵白云十分完美地体现出我纳闷的心情。
我似乎忘了啥要事,但我就是想不起。
疑惑在我走进班瞬间以平方的方式往上乘。
桌子全被排成考试的时候的样子。
怪了,今天又没有考试,怎么排成这样?
班上的同学三三两两地集在一块儿读书,这是怪事之二;江竟然没在看报纸,这则是怪事之三。
“江,你今个儿怎么啦?”找不到座位的我指着江难得拿起的参考书问道。
“今天不考试吗?”江如往常一样,一点也不对我的突然发言感到意外,“我想如果我再光明正大地拿着报纸来看,放学后一定会不只遭到一群人围殴。”
我对江会不会被围殴这点不感兴趣,我现在只把注意力放在江的第一句话:“什么?!今天考试?”
非常难得的,江把脑袋抬起来,面对我说话:“隗流,你的健忘症已经过了可以一笑了之的程度,你记得去看医生吗?”
“为啥我要去看医生?”
“你上上上次忘了你是校闻社的会员,上上次忘了你该搭哪辆巴士回家,上次你忘了有周会这回事之后我就曾提醒过你得去看脑科医生了。”江大眼眨了眨,长长的睫毛在日光灯的照射下十分明显。
“你有曾提醒过我吗?”怎么我一点儿印象都没有?
“看来你的脑袋已经不能用‘scatter brain’来形容了。”江放下手中的书本,拿起我放在他桌上的一叠课本,走到他座位后头的一张空桌子,把书本压在那张桌子上,“这是你的位子。”此刻的江已恢复了平时那幅温和而让我觉得十分欠揍的笑容,“对了,今天考数学和物理。”
江此话一出,我即刻把啥失忆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剩下的只是“数学”和“物理”四个大字。
“什么……”
“祝你好运。”
***
再回去星期六吧。
那是非常奇怪的一天,因为与往常不同的,江在晚餐时间后跑过来我家看书。
“你有去看医生吗?”江目前正读着一本不知道用啥语言写成的小说。据他说,那本书名叫《这是一本极其唠叨的书》。嗯,奇怪的书名正适合他这个奇怪的人。
“还没。你说哪个医生比较好啊?”
“我怎么知道,你还是问你的爸比较好。”
江头也不抬地回答我。
老实说,除了江的笑容之外,他还有另一点让我看得非常不顺眼的是——他的坐姿。
江就算是坐在沙发上,背也会挺得直直的;双脚只要放在地上的话,就一定会犹如淑女那样规规矩矩的合起来,形成一个“く”字状。
他到底是不是男的?
还是别理会这些了。我把思绪转回我的糟糕记忆力上。
“我怎么会忘了有小考这件事呢?”以我平时那么重视考试的言行来说,这种事的发生率应该是比第三次大战不发生的几率还低很多很多。
“谁知道。”江优雅轻柔地翻页,“前一天你还跑过来要我教你做物理练习题,隔天你却把考试这回事忘个精光,而且那天还是考试周的第二天。总觉得这不是怎么好的预兆。”
“你也会有这种想法?”江突然出现在我的学校本就不是啥好的前兆,“自从今年开学遇上你之后,我的生活好像过得特别充实啊!”奇怪的事情接二连三的发生,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到底谁才是事故体。
“这不是好事吗?”
“但分量也太浓稠了吧?”饱和可不是个好状态。
“流,你最近有买什么奇怪的东西吗?”
“奇怪的东西?没有。”我疑惑地瞅着江把书本合起来,抬头望上二楼,“怎么啦?”
江把视线收回来,快速的回答:“没事。”他翻开书本,继续他的阅读。
没事代表有事,但江似乎不想再问候我的购物习惯,客厅里只剩下时钟转动的声音。
我仰望墙上的钟,已经九时半了,上去开空调吧。
一如往常般,我以一次跨两级梯阶的方式跑上楼。也是一如往常般,我用左手转动门把。还是一如往常般,我走进房里后转身把门掩上。接着却一点也不如往常般,我再度转过身子的时候发现还有另外一个人站在我的房间里。
虽然我没有开灯,但路上的街灯足以让我看清楚房里的状况和对方的面貌。
就是因为这样,我更加后悔没有把江带上来。
就在我们僵持着的当儿(我承认当时我的确是被吓傻了),江推开门,结实地把我吓了一跳。
“流,你怎么那么久,还我以为你被秒杀了。”
听到江的后一句话,我对他的救命之情立刻灰飞烟灭。
但我立刻觉得很不对劲,难道江没有看见房里的另外一个“人”吗?
我即刻转过身子。
那里什么人都没有。
“怎么啦?”江的声音从我身后传来。
“你没看到我的房里原本有一个人吗?”我觉得我的心还是在扑通、扑通的跳,adrenal glands 太发达也许不是件好事。
“没。”江眨眨大眼,很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很纯洁(在我眼中看来是这样没错)。
我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也许我刚才看到的只是个幻影……我这样催眠自己。
“对了,为啥你会上来找我?”以江那种性格,他不是那种会来到他人的家就会径自去参观的人,就算我们认识了快八个月也一样。
“派报员来收报费,而我又没带钱过来,所以只好上来跟你说一声。”
“你又叫他等一下吗?”我边说边冲下楼去。
“那当然。”江慢悠悠的走下来时道。
当我还了报费,回到客厅时发现江又以非常淑女式的优雅坐姿坐在沙发上看小说。我把收据随意地往桌上一丢,重重地躺回沙发上,才刚叹了一口气,对面的江又发难了。
“如果你有唉声叹气的力气倒不如去打电话给你的梦大姐好了。”
我蹙了眉,坐起身来,语气里透出不可掩饰的疑惑,“梦大姐?打给她做什么?”
“她不是天师吗?像这种你解决不了,我不明白,古灵精怪的事情找她不就是了。”
这是我才想起小姑姑的这个老朋友,“对也。”恍然大悟的我连忙跑去翻出梦大姐的电话。
我拿起仿古却重道要死的听筒,边瞄了时钟一眼。才九时十五,梦大姐应该还没睡。
梦大姐很快的就接电话了,“喂,请问你是谁?”
“梦大姐,我是隗流。”
“霉头制造者隗澜倒霉的小侄子隗流吗?找我有什么事?”
“‘倒霉的’的三个字你可以省略。”我没好气地答道。
“请不要否认事实。”梦大姐恶劣的在电线的另一头说道:“你有话快说,我现在不在马来西亚,国际漫游状态的电话费很贵的。”
“我几个星期前开始……”我立刻以最快的,可媲美机关枪的速度把最近所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说出来(当然,以我记得的为前提),包括我刚才在我房间看到的事。
“……”梦大姐沉默了一会儿才告诉我应急秘方,“你先暂时不要在你的房间睡,反正你家的房间多得很。还有,把我给你的戒指啦、护身符啦通通戴上,尤其是睡觉的时候。我后天会回来,到时候我才替你瞧瞧。如果期间出了什么事,就把江拖下水,明白吗?”
梦大姐在噼里啪啦说着的时候我就已把她的方法默默记在心里,只是我有一点不明白,“前面都明白了,只把江拖下水对我又帮助吗?”
“多多少少一定有点帮助,不幸的话我最多替你看个风水宝地。”梦大姐很没良心地说。
“梦大姐,你狠。你该不会跟小姑姑在一起吧?”在我印象中,小姑姑一向说话都很毒,所以我怀疑她是被小姑姑传染了。
“我没有跟她在一起,我一向说话都是这样毒的。”
“好啦……还有什么嘛,不然我就挂电话了。”这样说下来也花去了十五分钟,看来这个月的电话费一定会大涨。
“没有了。再见。”
“嗯,谢谢,再见。”说罢,梦大姐就挂了电话。
“怎么样?”江问道。
“噢,”我转过身,面对江,刻意的选择性陈述,“梦大姐说,我得拖你下水。”
***
今天是星期一,家里有点吵。我从今早开始好像就一直走神,现在连已经练了好几个月Allegro也会弹错。我总觉得有点急躁,好像空气中有什么什么奇怪的东西在骚动我的神经,但这也许只是因为我的高级数学以相当低的姿态越过了及格线。
直到我自己都受不了后,我狠狠地把琴谱甩到一旁,窝回沙发上躺着。
习惯性地叹了一口气,我又开始埋怨起来了。
“梦大姐怎么还没到啊……”现在都快三时了,她再不来我可要去睡午觉了。
很遗憾也很幸运的是,梦大姐不是曹操。因此,在我终于撑不住在沙发上睡着之后她还是没有来。
我睡得很沉,一般上我睡着之后别人都叫不醒我的。但我都说了,今天是个奇怪的一天,所以我还是被吵醒了。不过,要是有人猛摇你还醒不来的话也称得上是怪事一件。
“干什么啦……”我的起床气开始发作了。
“什么干嘛!你这小子赶快跟我清醒过来!”
你就不要跟刚睡醒的人计较嘛……我迷迷糊糊地想。同时,我的身体又开始被强力摇晃。
“喂,你不要又跟我躺下去了!”那把声音有点熟悉,可是我的浆糊脑袋转不过来。
终于,才过了一分钟后,我才可以算是清醒。
“梦大姐,你怎么会在这里?”当时我并没有想太多,立刻问道。
“……”
我想我可以把她的表情解释为暴怒前的平静。
“不愧是隗澜的侄儿,肇祸的本事一样棒……”
当时还没理清梦大姐唱的是那出戏的我只能用两只眼睛寻找可以离开梦大姐的路线。在梦大姐发现我要逃走的意图后,她冷笑着从怀里掏出一张符头,而我只能瞪着那张有着不明用途符头并打消要逃走的念头。
“梦大姐,你冷静一下……”
梦大姐没好气地说:“我现在已经很冷静了。”她用那符头包起桌上的一张小纸条,然后掏出打火机点燃它们。
我看着那摇晃的火光,“梦大姐,你不会觉得烫吗?”火已快烧到她的手了。
“我当然会觉得烫。”梦大姐把那玩意儿往上抛,橘黄色的火光就在我上方消失,连片灰烬都没剩下。
“你烧掉了什么?”
“你小姑姑送的书签。”
“为什么?小姑姑在西安买下的书签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没问题我干嘛要烧掉它?真是的。都说你姑姑是个麻烦追踪器了,这么多年来她送的东西有多少样是没问题的?”梦大姐毫无形象地翻了个白眼。
“……除了这书签以外都挺正常的。”
“算你好运。我收到的东西十之八九都有问题。我还收过一罐神经毒气呢!”
“那太夸张吧?小姑姑从哪里弄来这种东西啊?”据我所知,小姑姑只是个藏在某个欧洲小国的大学教中文的普通人而已,虽然她常常去旅行,也应该不像梦大姐过这那么“充实且多姿多彩”的生活……吧?
“你小姑姑比你想象中变态多了,她告诉你的事大多都经过筛选,选择性陈述原本就是她的拿手好戏。对了,你老爸呢?”
梦大姐猛然转变话题的速度让我有点措手不及,在愣了好几秒钟之后我才回答道:“出差去了。”
“你妈呢?”
“跟我爸一起出去了。”
“然后就把你一个人丢在家?真没用。”
“家里还有女佣。”
“她能干什么?看见家里有奇怪的东西出现只会尖叫,看到我爬进来后喊得更大声。”
“那是正常人的反应吧?”一般人见到“奇怪的东西”自然会尖叫,见到有陌生人闯进房子里的话叫得更大声是很正常的吧?
“是正常反应没错,但我不得在救你之前先处理她。那种高分贝的刺耳声音会影响我的判断力。”
“她……她没事吧?”听梦大姐这么一说,我开始有点担心,希望她不要出事,毕竟我能过着文明人的生活,她功不可没。
“没事。我只是打昏她。她躺在那边。”梦大姐用打火机指着我的右边。
她安安稳稳地倒在双人沙发上。
“幸好……”
“不过她大概会有点失忆吧,尤其是今天下午所发生的事情。但没什么关系吧,反正今天也没发生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
“你老朋友的侄儿差点死掉不算‘重大的历史事件’吗?”
“什么‘差点死掉’?你想到哪里去了?不就是寄居在你小姑姑送的书签里的东西实体化了,想吞食你的梦罢了。”
“我的梦被吞了过后会发生什么事?”
“你就会很健忘,不过最多会被医生当成是老年痴呆症的患者而已,不会糟糕到哪里去。”
“……”这就已经很糟糕了吧?
“这么说来,我之前所老忘东忘西就是因为这个理由?”
“我想那个江也有发现,只是他没有告诉你而已。”
“他知道的,是他叫我打电话给你。”
出乎我意料的,梦大姐做出一个很惊讶的表情。
“真的?看来他并不是完全没良心嘛!”

后记
事情就这样很平凡地落幕了,小姑姑听到我的投诉只是说了一句话:
“噢,下次我会注意的。”
听她的语气,一点反省的迹象也没有,难道我以后还会收到这类礼物吗?我想拒收。



-------------------

这篇文章竟然得到了连奥兰多都没有的荣耀——分为三期登出。文薪真得很缺稿。

2007年12月2日星期日

所谓美女

长长的裙摆落着地上
划出碎花般的世界
中国 古老的国度
迎来每个国家最美丽的女人
除了肤色不同
所有的脸孔都是相似的
没有环肥
只有燕瘦

02.12.07
观世界小姐选美比赛有感

睁眼说瞎话

要成为一个政治家,睁眼说瞎话是必备条件之一。

在“Uproar on Malaysian leader's remarks”里就有一个槟城人human book留言道:

List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s in Malaysia, practiced by government as well as government agencies. This list is an open secret. Best verified by government itself because it got the statistics. This list is not in the order of importance, that means the first one on the list is not the most important and the last one on the list does not mean least important. This list is a common knowledge to a lot of Malaysians, especially those non-malays (Chinese, Ibans, Kadazans, Orang Asli, Tamils, etc) who were being racially discriminated. Figures in this list are estimates only and please take it as a guide only. Government of Malaysia has the most correct figures. Is government of Malaysia too ashamed to publish their racist acts by publishing racial statistics? This list cover a period of about 50 years since independence (1957). List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s (Malaysia):

(1) Out of all the 5 major banks, only one bank is multi-racial, the rest are controlled by malays
(2) 99% of Petronas directors are malays
(3) 3% of Petronas employees are Chinese
(4) 99% of 2000 Petronas gasoline stations are owned by malays
(5) 100% all contractors working under Petronas projects must be bumis status
(6) 0% of non-malay staffs is legally required in malay companies. But there must be 30% malay staffs in Chinese companies
(7) 5% of all new intake for government army, nurses, polices, is non-malays
(8) 2% is the present Chinese staff in Royal Malaysian Air Force (RMAF), drop from 40% in 1960
(9) 2% is the percentage of non-malay government servants in Putrajaya. But malays make up 98%
(10) 7% is the percentage of Chinese government servants in the whole government (in 2004), drop from 30% in 1960
(11) 95% of government contracts are given to malays
(12) 100% all business licensees are controlled by malay government e.g. Approved Permits, Taxi Permits, etc
(13) 80% of the Chinese rice millers in Kedah had to be sold to malay controlled Bernas in 1980s. Otherwise, life is make difficult for Chinese rice millers
(14) 100 big companies set up, managed and owned by Chinese Malaysians were taken over by government, and later managed by malays since 1970s e.g. MISC, UMBC, UTC, etc
(15) At least 10 Chinese owned bus companies (throughout Malaysia, throughout 40 years) had to be sold to MARA or other malay transport companies due to rejection by malay authority to Chinese application for bus routes and rejection for their application for new buses
(16) 2 Chinese taxi drivers were barred from driving in Johor Larkin bus station. There are about 30 taxi drivers and 3 are Chinese in October 2004. Spoiling taxi club properties was the reason given
(17) 0 non-malays are allowed to get shop lots in the new Muar bus station (November 2004)
(18) 8000 billion ringgit is the total amount the government channeled to malay pockets through ASB, ASN, MARA, privatisation of government agencies, Tabung Haji etc, through NEP over 34 years period
(19) 48 Chinese primary schools closed down since 1968 - 2000
(20) 144 Indian primary schools closed down since 1968 - 2000
(21) 2637 malay primary schools built since 1968 - 2000
(22) 2.5% is government budget for Chinese primary schools. Indian schools got only 1%, malay schools got 96.5%
(23) While a Chinese parent with RM1000 salary (monthly) cannot get school-text-book-loan, a malay parent with RM2000 salary is eligible
(24) 10 all public universities vice chancellors are malays
(25) 5% - the government universities lecturers of non-malay origins had been reduced from about 70% in 1965 to only 5% in 2004
(26) Only 5% is given to non-malays for government scholarships over 40 years
(27) 0 Chinese or Indians were sent to Japan and Korea under "Look East Policy"
(28) 128 STPM Chinese top students could not get into the course that they aspired e.g. Medicine (in 2004)
(29) 10% place for non-bumi students for MARA science schools beginning from year 2003, but only 7% are filled. Before that it was 100% malays
(30) 50 cases whereby Chinese and Indian Malaysians, are beaten up in the National Service program in 2003
(31) 25% is Malaysian Chinese population in 2004, drop from 45% in 1957
(32) 7% is the present Malaysian Indians population (2004), a drop from 12% in 1957
(33) 2 million Chinese Malaysians had emigrated to overseas since 40 years ago
(34) 0.5 million Indian Malaysians had emigrated to overseas
(35) 3 million Indonesians had migrated into Malaysia and became Malaysian citizens with bumis status
(36) 600000 are the Chinese and Indian Malaysians with red IC and were rejected repeatedly when applying for citizenship for 40 years. Perhaps 60% of them had already passed away due to old age. This shows racism of how easily Indonesians got their citizenship compare with the Chinese and Indians
(37) 5% - 15% discount for a malay to buy a house, regardless whether the malay is poor or rich
(38) 2% is what Chinese new villages get compare with 98% of what malay villages got for rural development budget
(39) 50 road names (at least) had been changed from Chinese names to other names
(40) 1 Dewan Gan Boon Leong (in Malacca) was altered to other name (e.g. Dewan Serbaguna or sort) when it was being officially used for a few days. Government try to shun Chinese names. This racism happened in around year 2000 or sort
(41) 0 churches/temples were built for each housing estate. But every housing estate got at least one mosque/surau built
(42) 3000 mosques/surau were built in all housing estates throughout Malaysia since 1970. No churches, no temples are required to be built in housing estates
(43) 1 Catholic church in Shah Alam took 20 years to apply to be constructed. But told by malay authority that it must look like a factory and not look like a church. Still not yet approved in 2004
(44) 1 publishing of Bible in Iban language banned (in 2002)
(45) 0 of the government TV stations (RTM1, RTM2, TV3) are directors of non-malay origins
(46) 30 government produced TV dramas and films always showed that the bad guys had Chinese face, and the good guys had malay face. You can check it out since 1970s. Recent years, this tendency becomes less
(47) 10 times, at least, malays (especially Umno) had threatened to massacre the Chinese Malaysians using May 13 since 1969
(48) 20 constituencies won by DAP would not get funds from the government to develop. Or these Chinese majority constituencies would be the last to be developed
(49) 100 constituencies (parliaments and states) had been racistly re-delineated so Chinese voters were diluted that Chinese candidates, particularly DAP candidates lost in election since 1970s
(50) Only 3 out of 12 human rights items are ratified by Malaysia government since 1960
(51) 0 -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 (UN Human Rights) is not ratified by Malaysia government since 1960s
(52) 20 reported cases whereby malay ambulance attendances treated Chinese patients inhumanely, and malay government hospital staffs purposely delay attending to Chinese patients in 2003. Unreported cases may be 200
(53) 50 cases each year whereby Chinese, especially Chinese youths being beaten up by malay youths in public places. We may check at police reports provided the police took the report, otherwise there will be no record
(54) 20 cases every year whereby Chinese drivers who accidentally knocked down malays were seriously assaulted or killed by malays
(55) 12% is what ASB/ASN got per annum while banks fixed deposit is only about 3.5% per annum

There are hundreds more racial discriminations in Malaysia to add to this list of "colossal" racism. It is hope that the victims of racism will write in to expose racism. Malaysia government should publish statistics showing how much malays had benefited from the "special rights" of malays and at the same time tell the statistics of how much other minority races are being discriminated. Hence, the responsibility lies in the Malaysia government itself to publish unadulterated statistics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 If the Malaysia government hides the statistics above, then there must be some evil doings, immoral doings, shameful doings and sinful doings, like the Nazi, going on onto the non-malays of Malaysia. Civilized nation, unlike evil Nazi, must publish statistics to show its treatment on its minority races. This is what Malaysia must publish. We are asking for the publication of the statistics showing how "implementation of special rights of malays" had inflicted colossal racial discrimination onto non-malays.

如果黄英贤没有移民区澳洲的话,她在这里的政治前途大概也不会那么出色。

Uproar on Malaysian leader's remarks
文章地址:http://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articleshow/2583413.cms
留言地址:http://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opinions/2583413.cms

2007年11月27日星期二

洗车

在澳大利亚的北方
我可以随心所欲
不在乎地球淡水短缺的事实
拿着橙色水管
喷着过滤后还是有点黄的自来水
洗车

在橙黄色的夕阳下
银色的日产车
闪闪发光
大自然不太美好的礼物
更加明显
不想让车子晒太阳
停在树下就得收下附赠品

让(不太清的)清水
洗去车外物
也洗去我的小烦恼
用抹布擦去参杂着灰尘的水珠
还明镜一份平静

26.11.07

2007年11月23日星期五

复习·思考·埋怨

班但叶在颤抖
是因为风
还是只是
空气在流浪

流浪的空气
或是风
来到我面前
和我的课本起舞
翩翩的真是养眼
但现在不是时候
就像夜晚的太阳

现在是
死读书读死书
虽然课本错误
可以盛满一锅
看在甲一份上
但是不背不行
(贝多芬大概
不会喜欢这种
出名方式)

孔先生说:
学而不似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那是多少年前?
四千年不长
却离我很远

23.11.07

2007年11月19日星期一

第一次

那一天我献出
宝贵的第一次
我心紧紧抽动
紧张在皮肤上
跳着古老的舞
滑过一个一个
大大小小的圈
监视我的人们
挂着夸张微笑
似乎在安慰我
以及我的同伙

酷刑提早开始
这样也是好的
早死就早超生
右手疼痛抗议
大脑溶为粘液
终于酷刑结束
获得赦免的我
马上拔腿逃跑
离开是非之地

19.11.07
真正意义上的废诗
写的是我第一次也是我最后一次
考中国文学

黑幕下

多少沧海桑田
在月影重重下
苏醒
在风声簌簌间
漫步
再用鲜血染红
你的齿你的唇

失去阳光恩泽
遗失红润脸色
孤独寂寞却得
挨下去活下去

倘若明白道路
尽头只有悲剧
为何仍旧前进?

是坚决不回头
还是无法回首?
这是你的选择
或是神的旨意?


------------------------------
我一直认为他们还有另外一个选择,即死亡。

2007年11月16日星期五

Astro真是的……

今得一骇人消息,Bloomberg Television需要付钱。被剥削乐趣的母亲大人决定换配套,不要华丽台、TVBS等没什么看得频道,拿凤凰卫视和凤凰资讯台那个配套。Astro要么以赚钱为目的,而没有“回馈社会”,要么就是组合频道的那些人没有大脑,难道那些人认为看凤凰资讯台的人会看双星吗?

说会那个Bloomberg,我相信有很多人愿意拿四、五个没什么看的频道来换这个让他们掌握股市最新消息的平台。我们被打压,因为我们得不到资讯,写作文的时候记得不要把“掌握最新消息/资讯”写成看电视机的好处。

2007年11月15日星期四

眯着眼睛 一切都没那么重要
赖着 让翅膀休息 如果我还有羽翼
两个星期 永远都没那么难挨
把书本扔在一边 无视烦恼
不能解决问题 但至少我好过一些
脑细胞需要放松 才不会逐渐凋零
当然 前提是我还有剩下的脑细胞

15.11.07

历史试卷前

腰骨踩着疼痛
向我抗议
但更伟大的任务
需要我去完成
“我知道有那课不会出。”

他被我钩上兴致来
我知道他想知道
在这最后一刻
有任何消息
都会扭转
他前途

我听到好奇心
痒痒的声音
因为其他人
都换上一对
猫耳,竖立

“中四第十一课,”
还有还有
“中五第十课,”
我以我的名誉保证
消息的正确

他翻了白眼
低头,继续复习
我看到从他额头
如蜘蛛,黑线
缓缓垂下

13.11.07
马来西亚历史课本里没有以上的那两课

2007年11月12日星期一

赤带的寒风

永远夏天的热带
怎有芬兰的北风
随着考卷而来?

那不合时宜的风
冷痛我垂死挣扎的手指骨
冻颠我所剩无几的脑细胞

12.11.07
于历史试卷1

-------------
猜的题一个都没中,倒回来时驾得很顺畅。

2007年11月11日星期日

帮帮我,大神

尊敬的作者
我唯一的神
请救救我吧!

请你将我
晚来的叛逆期
提早中止
我早就过了
有错能改的
青春

请你把我
这只迷途羔羊
被垂涎的野狼
看上之前
扯回羊圈去
再把那该死
破洞补上

请你让我
不养成熬夜的
糟糕习惯
尤其是我昨天
在英文小说里
沉迷到一点
而不是复习
十小时后的
更为该死的
马来文试卷

我伟大的神
如果你不想
帮帮你子民
那请你不要
让事情往更
糟糕的方向
发展

11.11.07
我在很没诚意的忏悔

2007年11月10日星期六

马来人会不进反退吗?

今天读历史已经够郁闷了,在看到报纸上登出巫统(准确来说,是首相署经济策划局)拿出来的数据就更郁闷……那数据指出马来人在2004年的股权拥有是18.9%,但据我中五的历史课本,马来人在1990年的股权拥有(Modal Saham Milik Bumiputera是股权拥有的意思吧?)是20.3%。这么多年来,马来人没可能退步吧?

算了,我不想多写,毕竟我对内安法令是敬而远之。

参考数据:
南洋商报, 10.11.2007,星期六,A4版。
Sejarah Tingkatan 5, Dewan Bahasa dan Pustaka, 2003, muka surat 205.

2007年11月6日星期二

终于见识何谓生活白痴

我今天终于有幸见识生活白痴中的其中一种——邮寄白痴,即我家的大少爷。

在回家途中,我叫他下车去寄信,他用很欠揍的语气说我没告诉他该投哪一个。现在的邮局外的邮箱都有两个,一个红色的,另一个黄色的。我跟他说红色的,然后问他为什么他连该把信投进哪一个都不知道。他语气超恶劣的指着前面另一个下车寄信的小孩也是跑回去问人。拜托,那小孩目测八九岁,他呢,十五岁!

他又用他的老调,这样厉害自己下去寄。我就说你来驾车的话我就下去寄。(脱安全带什么的很麻烦,而且,走几步路又不会死。)他用他的死小孩的口气说你为什么不停近一点。停近一点我也无法从窗口投进去,那邮箱这样高,我车矮手短。

不过现在气消了一点后,我觉得我应该同情他,因为他连黄色邮箱上写的“Pos Ekspres”都看不到。

“这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俊杰一手推开以合成板制成的大门,一手拿着暂住他家的老同学真伟的行李箱,“再说房东也不介意!你在这里又没什么亲戚,住我这里是最省钱的。”
“那个……”
“什么哪个,我都说我不收你房租了,别客气,进来吧!”已经走进房子的俊杰对仍站在门口的真伟道。
真伟见俊杰已上楼,不得不脱下鞋,跟着进了房。
“哪,这就是我的房间。”俊杰见真伟上来后道,“恰好也有两张床,你就睡靠窗的那张床吧!”
真伟虽然有点受不了俊杰又如火一般的热情,但他还是不得不接受俊杰的好意,因为这次的出行是私人活动,不能向公司报账,而最近手头有点紧的他当然是能省则省。
把行李放在那张铺上浅黄色被套的真伟问道:“这房间原本是你和别人合租的吗?”
“没有,我租这间房的时候就已经是这样的。所以,你还是问房东比较好吧!他今天应该回来收房租。”
总觉得这里的气氛不太对的真伟强忍着想离开的欲望,只是问道:“俊杰,这里是不是曾发生什么事?”
俊杰这时才注意到自大学时代起的同窗身上的不安,但一向神经粗过钢铁的他只是拍了拍真伟的后背,“甭担心,虽然十年前曾发生过一场火灾,烧死了一个人,但至今没发生过什么怪事,也没再死过人。房东担保他已经处理好了。”
俊杰没看见到真伟的脸已经比白雪公主还要白,本还想继续形容那场十年前的大火灾的他因为从楼下传来的一道男声而不得不打消这个主意。
“喂,俊杰,敏敏,该交房租啰!”
“来啦来啦!”俊杰在房门处喊道。说罢,又拍了拍真伟的肩,“安啦!反正你才住三天而已。”
蹦蹦跳跳下楼的俊杰错过了真伟的表情从震惊转为恐慌的精彩画面。
当真伟好不容易定下神来,一位穿这橘黄色的女子闯进了他的视野。
女子的相貌清秀,唇角挂着的笑容灿烂得更外头的艳阳有得比。
她在楼梯口停下脚步,说道:
“你一定是那个要来借住几天的真伟吧?我是敏敏。”
“是的,你好。”真伟连忙道。
“这几天好好玩吧。这一带的风景很不错。”敏敏在下楼前笑道,但不知何故,那笑容让真伟毛骨悚然。

***

好戏总是留到后头,对吧?总之那几天真伟都没出什么事,该处理的事情也水到沟成了,直到他要返乡的那一个星期六早上,一道紧急呼叫把俊杰叫回了公司,留下真伟一人。不过,临行前俊杰不忘拜托敏敏驾车载真伟去飞机场。敏敏不假思索地马上答应了。
“不用麻烦你了,其实我可以自己搭巴士去飞机场,你不用载我。”真伟下意识觉得不该搭敏敏的车,所以在俊杰一出门后就想办法拒绝敏敏的好意。
“这里搭不到巴士,所以还是有我送你去吧!”
“那我搭的士好了。”
“你就别推辞了。我本来也是要出门,去飞机场也顺路。”敏敏笑吟吟地道。
“糟。”敏敏拍了拍她的额际,“我忘了拿驾照,你等我一下。”说罢,马上返回房子,匆匆上楼。
“等一下!”真伟连忙追上去。他还是坚持不想搭敏敏的车出去,因为他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敏敏?敏敏?”真伟从楼梯口呼叫道。
没有任何人回应,敏敏像是突然从人间蒸发了。
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但等了至少五分钟的真伟推开了敏敏的房门。在推开这块门板之前,真伟迟疑了很久,因为俊杰前天告诉他,那位被烧死的女子就住在这个房间里。
没有想象中的阴风袭面,房间里也不是阴沉沉的。相反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经来,把地板染上了大片的金黄色,也把房里的一切镀上如成熟稻米般的金色。
“敏敏?”真伟四处张望,但没见佳人踪影。
“她会上哪儿去?驾照一般上都放在房里的吧?”他喃喃自语道。
“我在这里。”
随着一声轻轻的“嗒”,真伟背后的敏敏关上房门。
真伟心里的警钟大作,他心底的声音告诉他,现在离开才是最好的决定。
“你哪里都别想去。”敏敏道。
“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真伟不以为意,迈脚只想往敏敏所在的门口走去。
但他的愿望只是停留在“想”的阶段。
当真伟的右脚从回地面的时候,那只脚开始冒烟、着火。
橙黄色的火焰像极了十年前的那一天,吞噬了一条年轻生命的那场大火。
真伟感到刺痛,反射性的想把火扑灭。但就在那一秒,火焰蔓延到他全身。他名符其实地“沐浴”在火海里。火慢慢地蚀掉他的皮、他的肉,无法忍受的疼痛使他大声惨叫。
不过就算他的嚎叫声再大,也不会有人来救他。
敏敏仍靠在门板上,笑眯眯的。
“想起来了吗?”敏敏对着那个发出痛苦尖叫的人形火球道:“我是狄敏,你的前女友。噢,不对,应该是被你纵火烧死的前女友才对。不用太讶异,我真的已经死了,你的确成功杀死我。”
也不知道真伟又没有听到,敏敏继续道:“以前你很爱我,还发誓守护我一辈子,不弃不离。但我实在太倒霉了,不只初恋断送在你的身上,还竟然要用生命来证明男人是不可信的。——喂,别乱滚,等下烧到床就麻烦了。”
话虽这么说,但敏敏一点想帮真伟灭火的迹象都没有,她又道,笑盈盈的:“我只是稍微改变了发型你就认不出来了。没想到这些年来你的记忆退化的这么严重啊!但这和我没有任何关系。”
真伟仍在地上打滚,他嘴里似乎发出了惨叫以外的声音,不过敏敏没去注意,径自道:“怎样,为了一个少努力二十年,为了一个富家女而烧死我,现在回想起来,到底是值还是不值?我看答案还是偏向后者吧。不管你后不后悔,今天你死定了。十年哪,还真够久的。虽然我不是君子,但我还得等上十年才报仇……虽然这些年我还有别的事可以做,不然让我虚度十年光阴的账,我也会算在你的身上。”
她将其修长的手指抵在下巴,“嗯,应该没什么了。”她绽放出一个笑靥,“好了,你可以死了。从此以后,我们互不相欠。”
说罢,火势猛然增大又消灭,真伟的消失还给房间一个宁静。地上多了一摊骨灰,只要一把扫把和一个畚斗就可以处理干净。
敏敏叹了一口气,在她还未来得及发表干掉杀死自己的真凶的感言之前,有人敲了她的房门。敏敏打开门,是房东。
“敏敏,心愿了了,可以退房了吗?”

2007年10月31日星期三

我与电脑

呵,学校作文,可信度不高。
****** ******

我拥有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即疼我宠我的家人、赋予我无限知识的书籍,慰我入眠的大床、陶冶我心灵的乐器以及待我去慢慢挖掘的电脑世界。虽说电脑假如我生活的时间最短,但其影响力不亚于他者。其中原因,请听我慢慢道来。

电脑何时进驻我生活,老实说我并不清楚。我只记得在我小学时代的某一天,小姑搬了一架旧电脑回来。虽然我从小接触电脑,但从那一天起,电脑才逐步地侵蚀我幼小的心灵,造成现在我这种有点上瘾的状态。我先慢慢开始运用电脑打笔记,玩一点小游戏,到现在我成天粘在电脑前,嗯,看小说。所以,我可以说,我的电脑现在只是用来查找一些市面上买不到的书籍,下载,慢慢的阅读。

因此,我不想其他的专业电脑摆架子,追求最高档的显示卡、记忆体等等。我只需要一家有宽频的普通电脑就行了。不过我偶尔还是会排一些书刊,所以那架电脑也不好太烂,不然就很容易‘当机’。每当我遇到这种状况,我只能祈祷我记得存档,或那些档案还有机会修复,都则我只好眼睁睁的看着我的心血付诸东海。

但是,电脑对我而言,只是一项消耗品,不是我无可替换的家人,不似我想珍藏的书籍,不是我会认的大床,不是越陈旧越好的乐器,当它不适用后,我可以毫不犹豫的换过一个新的,只要考虑过我的荷包就可以了。不过,做人还是要节省一点,所以我一向都尽量不换电脑,除非我能找到接收者。

做人偶尔也要言简意赅,所以我就不多写了。总之,电脑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只是,在大考逼近的情况下,这似乎不是件好事。

2007年10月26日星期五

毕业

1.
同一首校歌
十一年后
不用唱了
没得唱了

2.
不再谋杀底片
记忆谱成化学编号
挤入脑袋
某个皱纹间

3.
学长领军
跨过校规
闪光此起彼落
很伤眼

4.
只是二十年后
当时的依依不舍
是否会成为
仓库里的常客?

5.
不如忘了吧
东飞伯劳西飞燕
何谈再见
还是忘了吧

6.
旅途还很漫长
现在只是要转站
不必放不下
反正每人都有
各自的终点站

26.10.2007
中五的毕业典礼

2007年10月23日星期二

讨厌你怨怼你
但无法逃离你
想甩掉你想抛弃你
但没法离开你

牛皮糖似的
如影随身的
你与学生生涯
画上等号融为一体
解不开化不掉

就像血与肉纸与笔生与死
少了你
学生时代如缺了口

缠在每个学生心口,脑里
干扰学生心理,生理

考试考试考试考试
大考小考月考期考
若你不存在
不曾出现
将那麽多麽
大快人心

2007年10月19日星期五

潮湿压在我的胸口上
身体在沙发上生了根
牛皮烘热我背
理智不断催促
起来吧起来吧
但懒惰已折断
我的脊椎骨

18.10.07

2007年10月12日星期五

失恋

我的泪
随着脸颊
一滴滴
一滴滴
流呀流
流呀流
落在地上成大海
把我淹死了




我就是喜欢恶搞……

2007年10月10日星期三

马来文老师的人生大道理

今天老师不知怎么讲,讲到了日新学生的水准江河日下,讲到了现在的学生只会死读书,讲到了怀孕时打麻将可以使孩子拥有数学天分,讲到了他激发柔佛小渔村的学生斗志而SPM物理和高级数学拿到甲一(马来文拿9),讲到了当地人以为他在煽动华人,讲到了当地华人不珍惜他,讲到了等他要走的时候后悔莫及,讲到了大山脚人不怎么捐钱给国中,讲到了由于学校缺少绿色植物所以学生容易bipolar,讲到了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讲到了华人纳了七成的税,讲到了华校只拿到一巴仙的教育经费,讲到了由于华人还有利用价值所以华校还能继续存在,讲到了我们可以选择上本地大学因为反正都是花我们自己的钱,讲到了在大学不要降低自己的水准,讲到了就算看到马来人很拼也不用太担心因为他们的成绩很有可能还低过我们,讲到读书要study smart and not study hard(明智地读书而非拼命读死书),讲到了马来西亚华人那种什么都不管的态度,讲到了华人什么都不管结果就被别人管,讲到了1967年教育法令其中一条列明政府有权利随时关闭国内所有国民型中学,讲到了现在都还不能取消这条法令……

钟声响了。

个人感想:
好自为之。

诗人

诗人

那时诗人写着诗
呷口不加糖的咖啡
枪响声声在耳边回荡
鲜血染红了街边的石砖
从七百三十天前就没停过
土地上插了他国的军旗
街上满是陌生的脸孔
呷口不加糖的咖啡
那时诗人写着诗

那时诗人写着诗
呷口不加糖的咖啡
热血年轻人发誓卫国
但伯爵还有个未婚妻在
没什么比鲜花保质期更短
不过写作投稿本是天职
直到冲锋枪抵着头部
呷口不加糖的咖啡
那时诗人写着诗

2007年10月9日星期二

记忆

记忆

最终还是挂在记忆的枝头上
反正这时候除了回忆别的都在路途中丢失了
为了减少累赘也好在不知不觉中遗失也好
总之只有我和我的回忆跟到最后




被岁月割出皱纹的双手炒出了家的味道
趁热吃她叫我冷了就会变质
无论是狼吞虎咽还是细细咀嚼
再美味的味道最终只会剩下杯盘狼藉

空荡荡的家少了温暖的家
只剩下她的声音念念不忘逗留在原处
还有她霎那美丽身影的家
没有人哭没有人笑没有人在碎碎念




她说天气很热要小心身体
她说要努力向上改变现状
她说她说她说
有些她说我还记得有些她说我想不起来

明明是褐黑色的木桐
可是为什么又重又贵的紫檀木要被称作紫檀木
总之她躺在这艘船上漂游到彼岸
总之没有人会关心没有人会唠叨没有人会碎碎念

放在肩头不沉放在心里就让人烦恼
我和我的回忆
在瞻望过去的同时继续往下往大染缸前进
慢慢地让黑糊糊的酱汁把我腌了

2007年10月8日星期一

我们是一样的

我们是一样的

虽然我们的肤色不同
虽然我们的祖先不同
虽然我们的宗教不同

但身上流着的同样是
红色的血
但体内的基因同样是
四十六个

同样都是由碳水所组成
同样生活在这个天空下
同样用血泪灌溉这块地

我们都把根紧扎在这里
我们都把希望放在这里
我们都同是这里的国民

由于我们都是一样的人
请用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公平的对待所 有 人
请用真正意义上的友爱
友爱身旁人所 有 的

07.10.2007

2007年10月7日星期日

星语2.0

星语2.0

过多的阳光只会带来灾难困扰
我们就得绞尽脑汁从人海茫茫中挖出第二个后羿
因此我们只有一个太阳也只需要一个太阳
却有很多很多如恒河沙粒般数之不尽的
星星。



耀

星星之所以成为星星只能发出微弱光芒的星星
纯粹只是由于它们离我们太远太远
原本明亮的光辉在时间空间的洗涤下退了色
各自分散在游荡在无边无界相传是圆的
宇宙。





黑暗中默默为我们指引方向的星星
在伸手不及遥不可及未知的另一个世界里
我们的星星却是陌生人眼中的
唯一的珍贵的明亮的不可取代的绽放着生命的
太阳。

注:此乃读了曦云在7月3日的《星语》后所得的感想(看法?)。

2007年10月5日星期五

某天的下午茶……

这是个黄色笑话,慎入。

某天的下午茶……

在素有“绿色手指”之称的植物之王黄纹的照顾下,温室里的一切花草树木永远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绽放出其迷人光彩。
这天,这间房子的三名主人一如往常的集聚在温室里,享受下午茶。
“蓝依,今天考得怎么样?”黄纹问道。
蓝依指着自己的脸,“你看我的表情就知道了嘛!”他现在双眉深锁。由此可见,他今天可不好过。
喝了一口茶,白凉问:“考题是什么?”
“题目是什么我忘记了,总之就是描写性的……”蓝依一口气吃进一大块蛋糕,再狠狠地咬碎,以发泄其不满,“我最不会写描写文了,但学校还偏偏出这种题目!”
又喝一口茶的白凉接道:“学校确实不该出这类题目。”
“为什么?”另两人齐道。
“毕竟蓝依没有经验啊!要凭空描写一样事情切实不太容易。”
“描写文跟蓝依的经验有什么关系?老师应该有布置过这方面的练习吧?”黄纹快口接道。
但是,身为当事人的蓝依没有回话,径自在沉思中。
“……”蓝依还在沉思中。
“……”蓝依继续沉思中。
“……”蓝依仍旧沉思中。
终于,在过了一分钟后,大概猜到白凉在指什么的蓝依觉得自己的脑际多了三条又粗又长的黑线。

晨记

晨记

一如千百年来那样,太阳缓缓地从地平线的东端升起,照耀大地,恩泽世上所有生物。可是,充满朝气的阳光射不进蓝依的房间里。厚重的窗帘把早晨阻挡在屋外,留给蓝依的是个舒服得让人只想长赖不起的房间。
蓝依蜷缩在米色的被单里,左脚却调皮地伸出温暖的被窝。他侧睡着,怀里拥着抱枕,脸上带着微笑,似乎在做个好梦。
离蓝依睡房三十米外的温室里,白凉跷着二郎腿,坐在雕工精致的椅子上,一手拿着一日早报,另一手拿着一块涂满了鲜橙口味果酱的面包,一派悠闲。
而坐在白凉对面的黄纹,啃着翠绿的沙拉,道:“蓝依怎还不醒?”
白凉看了手表,十时零二分,“我去叫醒他。”说罢,他丢下报纸,走到房子的另一边去。不一会儿,他就站在蓝依房门前,伸出右手敲了敲门,“蓝依,蓝依?”
房间的主人没有给他任何回应。
“蓝依,不早了。蓝依,醒醒。”他又道。
他附耳于木门上,房里没有任何动静。因此,他提高声量,喊道:“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蓝依!”
终于,蓝依开门了,怒瞪白凉,明显带着起床气。

2007年9月29日星期六

不听老人言的后果

本来今天去拿新车,是件让人很开心的事,对吧?但我不小心把鸡汤洒在沙发上……结果新车的沙发就这样毁了。其实我都不记得我又买鸡汤。不管怎样,现在我down(心情低落)到了极点。

所以下次,记得不要把食物放在沙发上。

以上。

(没心情,不想多写。)

2007年9月27日星期四

七月事迹

虽然说的是七月,但事实上也适用于三月、五月和九月。

-------------

上旬
扫起一地的胡思乱想
随风叮当作响的音符
要么被塞进窄柜子里
要么随意扔在钢琴下
墙上的老妈乜斜着眼
“何必呢?”

戒戒戒
除了书全都戒
前人无书而俗
今人有书则俗
贝多芬大大的出了名
墙上的老妈打个哈欠
“临时还抱啥佛脚?”

中旬
窗外工程发出吵杂声
都被无形的墙壁隔开
头脑保持清醒
左手持续劳动

胡乱在纸上涂鸦
小纸怎装得下大智慧?
没关系最多碗口大的疤
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下旬
书本被打入冷宫
躺在长沙发上
运动运动手指
打着心爱的掌上游戏

解放
又过了一次轮回
但历史总会重演
因人类吸取不了教训

2007年9月26日星期三

月朦胧

昨天又是中秋节,不过今年我一点庆祝的心情也没有。不知是因为烟雾遮去了月亮,让原本明亮的月亮变成像个布满灰尘的电灯泡,是纯粹只是我个人心情不好(预试考得太烂了),是因为买不到蜡烛,或纯粹只是我老了。去年今日,我还兴致勃勃地在家里的芒果树上挂上许多灯笼,虽然隔天我还要考试(那天还是星期六)。今年我虽然很闲,但我宁愿把时间花在看查理做数学。

也许只是因为我长大了,每一年的中秋节永远都比不上我童年的中秋节。那时候好几位家人朋友聚集在一起,提灯笼的提灯笼,点蜡烛的点蜡烛,好不热闹。现在呢?现在家里只剩下我还有保持中秋节点灯笼的习惯,但一个人提灯笼,一点意思都没有。中秋节在古时候又名为团圆节,居然要团圆,家人可要到齐才行吧?孤零零的一个人可不能过中秋节。

现在的小孩有多少个还相信那些关于月亮的神话?安姆斯特朗的那个一小步让全世界的月亮神话都破灭了。没有寂寞的嫦娥,没有捣药的玉兔,没有砍桂树的吴刚,只有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只有一片荒凉,只有对一些人而言特别珍贵的氦-3等矿石。有时我宁可相信美国那一年的登月计划是个骗局,毕竟如果没有神话的话,没有那一点点对世界的奇怪猜想,生活是很无聊的。

现代人已没有像古人那样把感情寄托在月亮上面。现在还有人会像李白那样写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样优美的诗句吗?如今还有人会因为思念远在他乡的兄弟而像苏轼那样吟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这种得以流传千年的词句吗?现代人有了电话,有了电邮,有了飞机,距离也不成二人之间的阻碍了。有由于联络便得容易,现代人反而没有古人的那种对朋友和家人之间的真诚,也不再珍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今年的月亮和去年一样朦胧,虽说雾里看花别有一番情趣,但这种情况发生在本地只能代表本地的空气越来越污染。世界在不断的进步中,本国也在努力达成2020宏愿(虽然我觉得成功机会很渺茫),但如果为了发展而牺牲了自然界的一切美丽,让河水不再奔腾,让森林不再翠绿,让天空不再无垠,我宁愿世界把前进的步伐放慢。毕竟如果得到发展而把地球折腾得不再健康,发展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人都活不下去了,还谈什么先进科技成果和建设发展?

不过身为一个连投票权都没有的学生,我能干什么?能做好把可环保和不可环保的垃圾分开丢弃已经很不错了。因此,我现在能做的事,是期望八月十七那晚月亮会更圆,也没有烟霾(以后也不要有),也不要下雨。这样就算我不想点蜡烛,看看月亮也不错。但愿如此,但愿如此。



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 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月亮圆 山脚下男孩
月亮圆

月亮圆
月亮照在我的家
没有春夏秋冬的家
流传千年

月亮圆
月亮圆
月亮照在我的家
没有春夏秋冬的家
流传千年

现在的孩子不相信
月亮有小白兔
功课与电脑
使他们不再信古老的神话
当高楼大厦
遮挡了古老的月亮
就趁这个季节
让你的孩子知道
古老的神话
原自何方

月亮圆
月亮圆
月亮照在我的家
没有春夏秋冬的家
流传千年月亮圆

月亮圆 月
亮照在我的家
没有春夏秋冬的家
流传千年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_UJp7fGRh4s/

2007年9月25日星期二

将离

眯起眼睛
露出笑靥
想装作不认识
躺在我面前的人

修长的手
与黑白键有缘无份
昔日的青丝
如晚秋之林
发黄 干枯

躺在我面前的人
想装作不认识
露出笑靥
眯起眼睛

有些勉强
有点困难
挣扎起身
手背的青筋
清晰可见

瓶里的芍药
请一块儿带走
方下我无法
随你而去

2007年9月21日星期五

关于考试这码子事

考试到底是谁发明的?这很难说得准。总之,中国是最早实行考试制度、科举制度的国家。这种对古人来说是为官,改变社会阶级的唯一途径,不但没有被历史恒河淹没,反而还有更为壮大之势。

现在的莘莘学子,有谁躲得了这个扼杀所有学习之乐的魔手?六年级的小学检定考试(UPSR)、中三的初中检定考试(PMR)、中五的高中检定考试(SPM)和中六的大马教育文凭(STPM)都是我们必过的难关。虽然马来西亚学生之间的竞争还没有像中国那么激烈,但学生越来越辛苦。特优生越来越多,名校越来越难进,学生们也得越来越拼命的啃书。

补习班,也顺势崛起。许多优秀生之所以是优秀生,多半都是靠补习补出来的。但补习这码子事下回再谈,回来考试上头吧!

马来西亚的教育制度太过注重考试,以致学生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读书上面。本国的考试制度又特注重记忆力,所以学生也不得不读死记。道德教育这一科就是最完美的典范。这一科一点都没有达到培育人文精神、拥有崇高品德的国民这些原本的目的。除此之外,历史,也是一科必须要完全依照课本来回答的一刻,就算课本里有错误也是一样。

这种培养人才的方式,只能培养出庸才而不是天才。有些人,就是不爱死读书,读死书,所以他们的学校考试成绩不是很好,但出社会工作后反而如鱼得水。有一位那学校最后一名的学生,现在成了连锁超级市场的老板,而与他同一届的第一名只做到银行的一个经理。就此看来,在学校考取超优越的成绩并没有对其未来作出多大的保证。

再说,这些政府考试不知道有没有人在里头动手脚,不然怎么考取全甲的特优生一年比一年多?搞到现在那些只是不小心马失前蹄,少拿一个甲等的学生就不值钱了,在学校,尤其是那些全甲生动不动就上百个的学校根本就不被当着优秀生。一点都没有被给予重视,在颁发奖励时连一句勉励的话都没有得到。学校,为了提高本校的校誉,就努力的鞭策学生向上,但却没有给与那些不小心失手的学生一点安慰,就算在政府考试里少拿了一个甲等,他们仍是优秀生啊!拿这样多个甲等也是很不容易了。

不过,那很多个甲等,难道就是优秀的吗?我曾听说有一位在SPM获得十七个甲一的学生,拿了公共服务局的奖学金(JPA)出国读A-level,不到一年就因为成绩不理想而被送回来。由此可见,在公共考试得到很好的成绩也不代表那个学生有这个实力。

虽然在过几年后马来西亚的教育制度会来个天翻地覆的改变,但我相信到时还是考试至上。最后,发表一下自己对考试这码子事的感想:

你的成功是学校的荣誉,你的失败只有你自己承担。



附录:中国教育考试制度历史及其现状研究
2001-10-22    柴子文
  一,导论
  教育考试制度,即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制度,其重要意义不下于当今中国任何一个社会问题。市场上诸多讨论书籍及各类育儿经尽可证明公众对其关心。值此教育改革工作进行之际,我仅以钱穆先生从历史角度对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的一些分析,展开一些思考,以备关心教育问题者鉴。
  
  二,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的历史(注1)
  (1)汉代
  据《诗》《书》记载,自距今三千多年的西周时起,中国已经学校出现。在当时,学校作为一种辅政机构,主要职能是“行礼乐,宣教化”。中央设立的称作“辟雍”,地方储侯设立的为“泮官”。及至春秋,这种官立教育体制因政治原因逐渐衰微,教育职能下放,主要以社会教育为主。秦代统一时又将教育权收归中央,设立博士一职,在参议政事的同时吸纳弟子传播学说,后经秦始皇焚书坑儒,博士多遭罢黜。汉武帝建立太学,设五经博士讲学,学生是地方郡国选送的十八岁以上青年。这些人经毕业考试后分为两等,甲科出身为郎,入宫当侍卫;乙科出身吏,回地方充任吏职。因为在当时,地方各郡有一年一次的考廉选举,推荐入中央任职,入选者又多为太学生的补吏出身。故而在汉武帝之后,朝中为官之人多是读书出身。后来因为此类人太多,中央在地方推荐之后加上了一道考试。这样一来,自汉代起,中国便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教育-实习-选举-考试”的人才培养选拔制度。
  (2)唐代
  两汉之后,中国历三国两晋南北朝600年离乱,于隋唐重归统一。此时,中央政府已废除汉代的地方举荐制度及由陈群制定的九品中正制,改由人们自己报名参加礼部的考试,合格者即为进士,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科举制。清代人徐灵胎曾经说过:“读书人,最不济,烂八股,一堆泥。。。。。。就教他骗得了官,也是百姓朝庭的晦气”。但在唐代,进士们在通过了礼部的考试之后,仍要经由吏部考察其仪表口试乃至行政公文,通过者方可分发任用,正是王国维所说“所与之官与其所治之事相合”。(注2)徐灵胎所指斥的科举制弊病并非是同该项制度与生俱来的,而实际产生应在宋代,下文自有论述。
  唐朝在恢复了汉代公立教育制度的同时开始实行了科举制,但是因为学校教育在入学,毕业方面均比较容易,因社会上只重进士,对太学生并不看重,由而而产生的后果既是唐代的公立教育比之汉代并无太大发展。但由于当时门阀的形成和禅门思想的活跃,门弟教育和寺院教育也成为当时人才培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唐初时,进士多为门第子弟,身负家学渊源,于政事早有家教熟悉,从政之后轻车熟路。晚唐时门第衰落,应考的穷苦书生除文选诗赋外,大都不通政治传统,国家又缺乏相应的教育,遂当时有“进士轻薄”一语流传,此弊至宋时犹甚。到于当时的寺院教育,则有扬州王播饭钟的故事。虽然故事中王播是受尽寺僧冷遇,但应知当时禅门思想之活跃对人才的培养实在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直至宋代,仍有人说:“儒门澹泊,豪杰多为方外收尽。”
  (3)宋代
  宋代的教育考试制度可大致概括为“重目的,轻方法”。宋朝开国后,为克服五代时人不悦学之风重礼科举,一但中了进士即给予高官。这项制度就造成了后世徐灵胎所指责之恶果“以官爵励人才者”,“事益不治”。(注3)
  尽管宋政府在科举制上投入较大,但在一些具体操作上一直为人诟病,除上文所说的一条之外,还有它把考试内容由风花雪月改为经义之学,本意是好的,入朝为官之人总不能成天吟诗作对,谁料得不偿失,考较诗词尚可见一些人之真性情真学问,考经义唯有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耳。连力主改革的王安石都叹说:“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料变秀才为学究。”
  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宋朝缺乏一套完善的机制。宋初各地设立各大书院多为私人创建,后虽逐渐转为公立,但由于理学兴起,当时教育仍以私人讲学为盛。及至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中国传统文化在政治上遭受打压却仍在社会上得以维持,书院之功不可没。
  (4)明代
  明代政府大力发展官办教育,在一次大规模的统计中,全国各级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官总数达四千余人,大大超过前代水平(北宋元丰年间仅为此数百分之一二)。但因为当时的教育过份依赖于政治,而明朝又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黑暗的时期,故明代官办教育很难说令人满意,对人才的培养及教育之功效实在有限。
  科举制度在明朝有一次较大改动。其时由于报考人数增多,政府便将考试拉长为“县、乡、会”三试,以便淘汰掉大多数应考人。应考者必须经过秀才举人进士这三级跳,方能留京三年,再考入翰林,赚得一个好出身。有了这个好出身,则几年之内朝庭必委以高官。而在此之前,由科举考试考出来的都是小官,干出了政绩方可升职,在明代,大官都是考出来的,下层的秀才举人是没有机会升入上层的。把官员的提升选拔过程由考试加实习简化为单一的考试,这是明朝在历史上一个退步。
  (5)清代
  清代是满族入主中原,为维持其统治,科举考试渐渐转化为一项愚民政策,其作用乃是给汉人中聪明才智之士一点希望,一点奔头,使之不去造反而专心备考,顾炎武曾指出科举八股之害堪比焚书坑儒,龚自珍也曾抨击历代考试制度是皇帝私心玩弄权术。此种观点流行一时,逐渐演变成为现在我们对科举制度的基本看法。但应看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乃是异族统治,汉人知识分子心有不服也不敢明说,只有如龚顾等人一般,将历代考试制度一起批判了。及至满清末年,革命风潮涌动,方有邹容在《革命军》一书中开列出一长串清单说明满汉二族在官员任命上的不公,直斥部族政权下的考试制度。
  由于清代的统治者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固当时的教育制度亦乏善可陈。当时公立学校名存实亡,书院尚有,及至清末废除科举,多改为新式学堂,名之不存。尽管在清末的书院中也曾出现过康有为、章炳麟、吴稚晖等人,但就普遍情况而言,其时书院的主要贡献却非是培养人才而是变作刻书藏书了。《红楼梦》一书的流传,清代之书院实有大功。
  (6)小结
  纵观中国整个教育考试制度的历史,不难发现,在早期中国就已出现一套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与选拔制度,但经过一次次战乱,制度不断被破坏又不断被重建。由于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早期适用的制度到后来已有许多不适应当时情况的弊端逐渐显现,如“进士轻薄”。但是后人在重建制度时并未考虑到这些弊端,或者说为了一已之利看到了弊端但却不去尝试改革。等到这些弊端逐渐扩大,造成学术败坏,人才枯竭等恶果时才来匆匆打一个补丁。但由于补于制度未经实践操作,往往加重了恶果。
  
  三,三个小插曲
  (1)唐代的公卷通榜制
  现代人在批判中国现行高考制度时往往列出的一条罪状是“垄断了通向大学的多元之路,使人成才的道路受到限制,一些聪明才智之士因分数低而进不了大学深造,其罪堪比科举。”
  但就我所知,在唐朝,还有一种“公卷通榜”的亦可选拔少量特殊人才。所谓“公卷通榜”乃是指的“公卷”与“通榜”两个内容。”公卷是指考生将平日诗文送至中央大儒处,经其传阅评判,在评审圈中打响知名度。有人可能会联想起今年高考时江苏一考生的《赤兔之死》,但二者又不尽相同。唐时“公卷”乃是出于考前,未考之时已有一定客观地位,不必再经过考试,一经推荐即可任用,比如李白当官就不是考的。打个比方,我这篇文章如果被北大教授们看中了,高考之前就把我特招去,是为“公卷”。至于通榜,则是按照实际的舆论来排定选取知名之士,不考考场上一日之发挥。这里有个有名的故事,说是主考杜黄裳请考生袁枢拟榜,袁自列第一,无人不服,传成佳话。
  (2)八股文
  八股文被人骂得很久了,仿佛一打它出生就是个为限制人思想而存在的坏东西,在此要做一个小小的翻案。
  唐时科举考的主要是古诗,因为“诗无达怙”,考官面对众多水平不一的诗文难判优劣,故而改考律诗,限定平平仄仄的框框,等于列出一个客观标准方便评判,这个制度好像没看谁有过批判。
  宋时考经义,不幸大道理人人会唱,也是难分高下,有关部门渐渐定出一定格式,这就成了八股了。
  前几年有人批判过现行的应度作文,说这是“新八股”,现在似乎有些改革了,每次高考作文或大赛作文改出来,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手法特别先锋特别现代的作品。但这只是打破了平仄的框框,八股为害的真正根源产生在明朝。基本思想的限制一直未有突破,如果哪位考生真写了一个与主流思想相悖的文章,文笔再好也逃不脱残酷的评判。由此可知,对八股的批判,我们不应满足于平仄条框的突破,真正该做的是放宽主导思想对人的限制,认真执行一下早已提出的文艺“双百方针”。
  (3)明清两代的进士深造
  明代在人才选拔上采用一中进士即得良好前程的方针,此制弊端前文已述,清朝大致也是沿用了此制。
  这些中了进士的人在京期间可考入翰林深造,不考者亦可在此数年闲赋期间检古书,搜古董,拜师访友。有时放往外地出任闲差,又可一识当地风土民情。此两代杰出之士的学问大都如此养成。如清代曾国藩,中进士不过三十余岁,却已有远大前程在眼前,自己不必再为之操心,安心读书便是。
  与之类似的是我国现在的大学教育,多数人在进大学之前还是除高中几门课之外没有任何学问基础的,一经大学中数年修习,出校时已具一定的学问根基----这根基自然不仅是老师教的,其中大半要来自大学里的自学。这种情况在前几年表现得尤为明显,其原因乃是早年大学生缺乏,一入大学门即前程光明,可安心读书。现如今大学生分配不易,众学生兼职焉,打工焉,找工作焉,TOEFLE焉,GRE焉,“治艺者甚多而治学者少”(注4)。北大清华之类名校学术风气较其余学校为优,师资基础固是一方面,而名校学生不必为前程过于担忧,可专心治学亦是一重要因素。
  但无论如何应看到,明清两代的这项制度是建立在大制度缺陷上的,中国现行的大学教育也是建立在高考制度的缺陷上的----很有人替那些被大学拒之门外,失掉文凭同时失掉深造机会的人来喊冤。因为高考大制度上的这项小制度为中国培养了大量人才,人们对高考制度的缺陷一再宽容。现在,这项小制度也渐渐失掉了它的魔力,我们还不应该好好反省一下大制度吗?  
  四,中国教育考试制度的现状研究
  自由主义者们一直是把教育做为一个自由的特例来看待的,按照柏林等人的观点,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一个人在理性成熟之后明白自己当初被迫做的事情实际上都是自己愿意做的(注5)。在此,我可以引用一位理性已经成熟的北大博士生的话来说:“上了大学之后,回首一片茫茫,学过的东西大多是无用的和错误的。(注6)”。当然,并非社会学意义上的例证并不具备多少说服力,但应该看到我们的教育自始至终是一种非自由的强制(余杰在《说还是不说》的序言里引用了一个洋人的话来说明这点),其强制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有社会等等。待到按它们的要求付出了十二年时间考上大学,有人就发现自己被强行欺骗了。我曾经想过不被它欺骗,有朋友建议我不经过高考而去北大做一个旁听生,但因为这种欺骗带有其强制性,我最终放弃了这个建议。旁听固然可以培养人才,但从整个社会来讲,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乃是一套相关制度,选拔制度没有改观,再多的人才培养出来对国家也没有用处。很多谈论教育改革的文章只能谈其一不谈其二,割裂了学制与高考,这也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一项制度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诸多弊端便会显现,如历史上的科举制,八股文,在创始之初皆不算坏,用上几百年,后人看见弊端,为维持既得利益,不愿去改革,而只做些小修小补,结果往往是条框越来越多,束缚越来越紧,结果只是更糟。
  由于二十世纪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快的一个世纪,故而这个世纪内的制度与现实相适的时间也变得更短。中国的高考教育制度使用了几十年,弊端已经出现了,并且在日益扩大。何清涟把转型时期的经济问题难以解决归咎于人文教育的不足(注7),但我们在教育方面的问题又岂只一个重理轻文?
  鲁迅曾经感叹说中国的改革太难,即使是搬张桌子改个炉子几乎也要流血,不是大鞭子打来,中国自己是不肯动的。现在包括何清涟所说的问题在内的诸多由教育考试制度引出的问题已经出现,改变是否已经出现?
  改革是要有付出的,要流血,教育改革同样如此。当年中国的第一所私立大学中国公学就是在陈天华蹈海之后建立起来的(注8)。出现以上需要的原因就在于改革必然会触及旧制度下既得利益群的利益。当年的百日维新“使全体文官失色,(因为)他们熟读四书五经和朱熹的注解,由科场发迹”,“几百年来中国。。。。。。倚赖一个以文字见长的官僚机构。。。。。。若不宣告此类组织迟早必须更改,就无需说及改革(注9)”,其中有废除八股文,“仅此一项就使全国知识分子恨入骨髓,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八股文,他们再不会其它的东西了,废除八股文就等于把他们全部埋葬(注10)”。
  中国现阶段实施的教育改革并非是要废除旧制而建立新制,有人提出教育制度西化或是凭空构建乌托邦,都是行不通的,因为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学生群体,这都是现实,从来只有以制度适应现实,哪有什么“革命”是以推翻现实来适应新鲜制度的?
  现在我能听到很多关于教改的建议,有的搬来牛津哈佛,想一夜之间赶英超美,此种“西餐叉子吃人肉”(李敖语),不顾国情的想法上文已有评述,在此笔者还想评一下关于“教育产业化”的问题。据说这一提法产生于前几年中国努力扩大内需之时,在经济学上有巨大意义。2000年8月,厉以宁先生在广东的一次讲演上对该提法大加赞赏,批判了一下计划经济的老脑筋,同时为教育产业化勾划了一副“收益-再投入-回报”以至发行债券,校办企业上市这样一幅蓝图。在此我只问一句,若是教育企业破产,股票摘牌怎么办?老师怎么办?学生怎么办?下岗乎?
  我们的高考教育制度使用了这么多年,已经出现问题了,有人拿出了补丁,包括现在实行的“3加X”什么什么的,在我看来,少有适用的,这个问题值得有关方面重视,我的一个想法是逐步开放大学门槛扩招的同时要多开出第二第三条入学之路,如果作为开端,唐代的公卷通榜就值得学习。社会上重文凭的风气应该改变,却不在一时所为,根本仍在教育考试制度。毛主席当年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不是温良恭谦让,但是我们在教育制度方面现在根本没有什么改革可言,哪怕是请客吃饭绣花温良恭谦让,一个制度与一个制度同生共事的改革都没有!
  问题大概是看出来了,提出了一个修补边角的药方,也不知正确与否。根本医治中国目前教育考试制度问题的药方不是没有,只是不需我一个高中生来开。只希望中国的有识之士能在认清了形势后,尽快找到它,这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注:
  1,本节及下节中历史评论部分根据三联版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及《国史新论》三书中相关章节缩写而成
  2、3、4,出自王国维《教育小言十则》《教育小言十三则》
  5,《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理论》P15
  6,孔庆东《47楼207》P302
  7,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P374
  8,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第二十五章
  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第十章
  9,黄仁宇《中国大历史》P262
  10,柏杨《中国人史纲》P507


http://www.edu.cn/fa_zhan_430/20060323/t20060323_17411.shtml

嘲风兽的呢喃



大丈夫能伸能屈
我已屈了千年
何时才能一尝
“伸”的滋味



红檐下
烟雾迷蒙
信徒的祷告
似乎离不开
那个字
“财”



我的视野
日益狭隘
为什么
人们停止
在屋脊上安装
我的雕像



月老曾问
什么原因
是他的红线
变得脆弱 易断
我无言以对



总觉得
我常看到
阴差的身影
但现在
没有战争






无法远望
我似乎
不能再镇守
人间

2007年9月18日星期二

江为竭忏悔录

江为竭忏悔录

虽然我自认坐得直
行得正
天下没多少事可以
Say stop

虽然我知道我选错很多路
做错很多事
但我的良心
良知
多数时候都在冬眠

有时候
我的良心还是会爬起来
晒晒太阳
所以有了这篇
忏悔录

三年前当我尚
天真
无邪
(梦魂你安静点!)
不知怎么着了魔
用“梦魂”二字作为
隗澜的天师友人之名
至今我呕的血
多周瑜不知多少倍

二年前我尚
正常
乖巧
(紫芸空中没有乌鸦!)
不知被啥迷着了
让游梦魂写了同人文
原本一路顺利成长的天师
有了阴暗的过去
至今我不知跟隗澜梦魂
说了多少次
“对不起”

还有很多事情
比如荼毒友人的思想
拖欠笔友的信件
都是我该忏悔
只是今天良心
已劳动过渡
疲惫不堪
所以下次吧
有缘再继

道德教育应被废除

作为一个学生,我对于教育的体会远远多过那些成日坐在办公室里的教育局官员。因此,我有理由发出我的声音:道德教育这一科应该被废除!

虽然道德教育这一科在马来西亚的教育体系中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在前几年也曾经改版过,把需要背的道德价值(Nilai Murni)缩减到三十六个,但是其“贝多芬”的本质仍旧保存下来。比起其他的科目,道德教育这一科可以说是完美的体现了本国教育的理念——“背背背”。其他的科目虽然也是需要背,但还不到不背就肯定会被当的程度。

所有的道德价值,以及其含义,必须一字不漏地背起,尤其是那些道德价值,写错一个字就会造成接下来所有的含义以及例子统统没有分。我就曾经做过这种错误,由于把“Bertanggungjawab”写成“tanggungjawab”、“setia dan taat kepada raja”写成“setia dan taat pada raja”等等就让我丢了至少二十分。

再说,这一科只要求学生好好背书,真正道德教育的理念学生一般上不会做到。虽然我们需要写报告,做“kerja amali”,但这些东西是可以作假,可以抄的。天下文章一大抄,谁做不到呢?每年学校大扫除的时候都有中四中五的学生拿着相机来拍照,因为报告里需要照片。那些人多半只是做个样子,实际上担当大部分清洁工作的是别人。

由于这一科太注重考试多过于实行,老师进班都是教学生做练习,偶尔讲一些故事(视老师而定),完了。当初设立这个科目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现在它除了加重我们学生的负担之外似乎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如果道德教育这一科有效,那么青少年犯罪率就不会节节上升,也不会被看着是缺乏纪律的一群,而且两年前(2005)也不用牺牲生活技能课的节数来上公民课。

说句题外话,听说明年中四也要推行公民课,但我诚心希望这件事不会发生,上课时间已经腾不出任何地方来塞入这一科。当初由于生活技能节少了一节,课程都赶得很辛苦,如果明年还是这样的话,课程更紧凑的数理科不知要怎样才能教完。那些编排课本的老师们是不是忘了算入放假、考试等因数,才把课程编到那样繁重?我已经习惯自修理科的最后一、两课。

再回来道德教育这一科上头吧!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Moral废是废,但还是得和它耗两年。”这一科不能不考,也不能对它掉以轻心,因为若要申请政府奖学金,道德教育(连同历史和马来文)一定要拿甲一才行。

道德教育课加入课程的原意是为了灌输优良的“东方文化”,但现在它已成了同学的负担,我也看不到它有带来什么好处(除了可以让那些有甲一收集癖的人多拿一个甲一),所以还是废除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