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2日星期六

拉玛大宅

传杯递盏至晨喧
靡丽雕梁绣帐繁
现下蚍蜉勤啃食
王孙遥望紧金门

5.1.19

Baitul Rahmah, Bukit Chandan, Kuala Kangsar, Perak

2019年1月5日星期六

门口立

午后滴滴雨幕扬
香花坠地掩门窗
堂前烂漫儿童戏
厝尾唏嘘饭菜凉

29.12.18
外婆上个月过身了。

2018年12月16日星期日

疾雨催春返

新年前后,风高日烈,唇干土碎,日日盼雨。

风抚花叶瘦
愤剪一云围
骤雨急敲地
催春速速归

07.03.18

2018年11月18日星期日

有肉得吃直须吃

欲将肥油甩
清汤豆腐漂
炙嘬不必停
死后自然消

12.11.18
盼诸事平安

2018年11月4日星期日

爬卓坤山又不成

赠黄欣怡友

夕辞日新落明珠,
洗涤青山白沫敷。
唤友登高期不遇,
新靴寂寞旧人独。

30.10.18
心怡说虽然“靴”乃入声,但是用“鞋”字没有感觉。

2018年10月14日星期日

夜半刷面子书

月暗浓云束
蕉残暴雨霖
暖被眉更蹙
墙上笑如新

9.9.18
学习使用传统意象。

2018年9月29日星期六

日新新校徽有感

上个星期,就在日新百年校庆之际,爆发了校徽更换风波。没几日,董事会作出了回应,网上的贴文都被撤下了,堵住了悠悠之口,此课题可以说是结束了。更换校徽确实是董事的权利,不过,据闻上半年新校徽就已经定案,只是这么久都没有放出风声说要更换校徽,操纵舆论,而造成这个事件,是相关公关部门的失策。和一些人聊天,发现多数反对更换校徽的理由只有一个,新校徽的设计本身,设计违背了一般的设计原理,以致新校徽的模样不太讨喜。

首先,校徽作为一个标识,最主要还是要夺人注意,易识别,易记忆。一个标示要如何便于识别,首先,构图要简单,线条要简洁。上网看看世界各地教育机构的校徽设计,绝大多数是色块设计,线条分明。而日新新校徽运用了复杂金属造型,看起来就不清爽,也不好记。到时候定制校服上的校徽刺绣的时候,也免不了还要继续简化,否则从成本及空间布局上,不太好控制。

其次,一个标识的色彩选择也必须符合情感共鸣。旗帜标志多选红、黄、蓝这三原色,是有其原因。原本校徽的颜色,以蓝色为主调,给予沉稳的感觉,加上热情的红、黄色,带来愉悦的感受,符合日新校徽的主要意象太阳,及“又日新”的校名。而灰色呢,基本上是一个中立、平稳的颜色,也就是说,不会激发什么感觉。在设计上,一般作为背景颜色,以突出其他颜色,而不作为唯一的色彩。除此之外,灰色的校徽也不方便辨识信件的正副本,在茫茫文件中,也不好找,毕竟人类的眼睛还是对红黄色比较敏感。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何历代的日新校徽都是用蓝、黄及/或红色,而从不使用灰色。日新新校徽灰暗,也没有什么其他色彩来引人注目,有点浪费人类辛辛苦苦维持在基因库里的三种视锥细胞。

再来,标志的设计也必须考虑到文化背景。盾牌造型源头就是西方战争文化中的袍徽,因此引申出保护、坚固等意味,当然也给人一种“使用这个徽章的组织历史就是很悠久”的感觉,所以欧美许多历史悠远的大学都使用盾牌造型的校徽。这些大学一般也是城市的起因,也是市区的中心,使用这种带有“一方诸侯”气派的校徽,无可厚非。但日新可不是西方的大学,而是延续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小小园地。观历代校徽,多使用圆形作为主体图形,充满了流动饱满之美,也符合中华文化中圆融完美的寓意。在视觉上,圆面也带来聚焦。现有的圆形校徽让人的视觉集中在中间的太阳,给人铺面的兴兴向荣。新校徽则失去了这种效果,海水波浪上的横额则成了标志的中心。不过,若四校都是使用新校徽,那么横额上的校名的确需要更明显一些。

最后,标志的设计需要传递一所机构的背景。日新的主要群体也是未成年人,所以校徽的设计也应带来活泼的理念。日新能够百年,靠的是源头的清水。金属的锋利及寒冷,不太符合学校的本质。除此新校徽的山形设计,对应大山脚山,确实是不错的想法,但是对比传统山墙设计,新校徽的山形倒像火属山墙,火烧山,感觉不太吉利。大山脚的山也不长这样,只有一个特别明显的主峰,圆锥型地缓缓铺开。

日新不是第一所使用盾牌、太阳及波浪的意象作为校徽。加拿大温哥华卑诗大学(1908年建校)的校徽也使用了这个设计,不过他们的校徽线条干净利落。平日使用的校徽为全蓝色,但在重要文件如毕业证书上,太阳是黄色的。这个新校徽也是在百年校庆前更换的,化简了设计,但主题意象及颜色不变。当年也是闹腾了好一会,但是后来也不得不接受。对于未来的新生,反正他们没见过旧的校徽;对于校友,反正最美的校园,是在回忆里。所以,只要日新董事部坚决更换校徽,其他人最终也是会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