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30日星期二

庚寅年 秋 新渡戶紀念公園

前方的落葉植物對比後方的常綠植物。

光線正好,楓葉正黃。

拿著單反相機的攝影師。

現在葉子慢慢地掉,幾個月后落英厚。

2010年11月29日星期一

溫室

學校裏有個鮮爲人知的溫室,裏頭有不少熱帶植物和其他實驗品。但是溫室的門沒有上鎖。我跟植物學愛好者協會的主席說,怎沒做好安全措施,萬一植物變異了可沒門攔著它們,讓其他人有多一點時間逃命。他(大致上這樣)回答,與其發生這種事,小偷摸進來的機率比較大吧……

2010年11月28日星期日

2010年11月21日星期日

星期四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十八日這一天,
我在上週五种薰衣草發芽了;
顏琦和三次元地球說再見了。

2010年11月14日星期日

平衡


只有毅力
找尋重心
萬有引力
會處理好

12.11.10


不用雨后
亦見彩虹

2010年11月13日星期六

在現實和人生的道路上都迷路了——唐人街和其四周圍

終于下定決心到唐人街去。原本想和朋友一起出去,中午吃點心,下午逛唐人街,晚上逛華埠(bù)夜市,但是時間無法配合,所以,只好一個人去。此番前去心裏還是有些毛毛的,因爲華埠是溫哥華最老的部分之一,坐落于惡名昭彰的東喜士定街(East Hasting Street)旁邊。雖然据我曾經住在那條街上的朋友,東喜士定街沒有傳聞中那麽危險,但是,平時聽聞多了,先入爲主,還是覺得沒事不要光到那條街去。

上巴士,轉捷運,再越過幾條街,就是了。比我想象中更早抵達,天尚明亮,空氣中盈溢著碳酰二胺的味道。

少不了的牌坊。

唐人街裏的路牌都有漢字。

唐人街很小,只有兩三個街區左右。不一會兒就逛完了。中山公園是溫哥華著名景點之一,但是,要買入門票。我在網上的官方網頁讀到,關園前半個小時可隨緣捐款入場。中山公園七時才關園,所以我決定先到處逛逛。

手上的地圖說附近有個大圖書館及郵政局,我的方向感不好,兜了一個大圈才抵達目的地。

路過卑詩體育館。頂上的白色充氣屋頂已經完全拆下來了,過後將會換成開合式屋頂。

街頭一隅。

大郵政局及墻上的浮雕。

溫哥華圖書館。裏頭的中文書比檳城的州立圖書館還多,不過大概都是由公衆捐贈,從家譜學到漫畫,從古文到臺言,書本類別繁雜。

走回唐人街途中的勝利廣場。

這種建築在溫哥華其實算是少數。

轉了一圈后,還是有點早,尚未六時半,遂往另一個方向,越過東喜士定街,前往另一個溫哥華旅遊區——蓋斯鎮(Gastown)。

蓋斯鎮由幾個街區組成,比唐人街大不了多少。地上鋪磚,樹木成蔭,街邊的商店多為咖啡店或是紀念品店。

蒸汽鈡——蓋斯鎮的地標。遠看蒸汽徐徐,近看……

有人吻得忘我。

蒸汽鈡的另一面。這座鐘是由蒸氣推動的,摸上去熱乎乎的。

再度回到唐人街的時候,已近六時半。走進一看,沒收錢,奇怪。

孫中山像。

一進中山公園入眼的景象。

涼亭流水好時節。

回望入口處。

還有一部分怎麽樣都不能抵達,似乎還有另外一個入口。

於是我走出園子,往那個方向走去,原來,那纔是收費入場的“中山公園”。上面的匾額書“逸園”二字。這才是宣傳中的中山公園(Dr. Sun Yat-Sen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隔壁的院子中文裏也是叫中山公園,但英文卻有分別(Dr. Sun Yat-Sen Park),而且這由後人以當地石材所建。現在六時半左右,不過沒想到竟然早已關園了。

大門緊鎖。

掃興地離開,越過另一個牌坊。

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於是去找那個華埠夜市,但沒幾分鈡我就打算離開了。

因爲那夜市才一個街區長,從頭走到尾,不用三分鐘。

後來和當地同學說起,他說列治文(Richmond)的華埠夜市才是出名的那個。

又:這是八月期間的行程。


2010年11月11日星期四

標記重捕技術

雷鳥住宅區(Thunderbird Residence)。

十月份的生態學實驗課需要我們利用標記重捕技術來推測甲蟲的數量。每組人員負責算一根樹幹下的甲蟲,而一根樹幹一個星期内會讓不同組的人算上四次。

樹幹是去年九月擺上的。此時是第三次推測甲蟲數量,不同時間重復推測可以看出甲蟲數量的周期。

我這組負責的樹幹。

上面有軟體動物(可能是蝸牛)的卵。

沒有甲蟲的照片,因爲一位組員過度敏感,以爲有蟲爬上她的身體,手抖把裝著甲蟲的盒子弄翻了,幸好當時我們已經把所有甲蟲都標記了,不然……

植物園内是真菌敗壞了——讚頌腐爛界(下)

 
星期日中午,我又搭便車,去在范杜森溫哥華植物園(VanDusen Botanical Garden),由溫哥華真菌學協會(Vancouver Mycological Society)主辦,一年一度的蘑菇展(Mushroom Show)。

入口很小,但是……

人很多。

各種品種的蘑菇。

這些是前一天有見到蘑菇。右邊的大囊松果菌(Strobilurus trullisatus)一般上只長在花旗松(Dounglas fir)的球果上。

刻板印象中所的毒蘑菇——毒蠅傘(Amanita muscaria)。因爲很多人都知道它有毒,所以誤食死亡病例不多,反而是那些長得平凡、容易和可食用蘑菇搞混的毒蘑菇更危險。

這是場内少有放上“請勿觸摸”牌子的毒蘑菇——毒鵝膏(Death cap, Amanita phalloides)。這是世界上最毒的菌類,而且容易與可食用菌類弄混,比毒蠅傘更危險。

有些地方有採蘑菇的傳統,所以這類告示是必要的。

墻上有不少海報。場内也有海報和相關書籍出售。

以真菌爲主題的郵票。

各種真菌經濟產物。

前端是各種傳統使用及藥用真菌,包括中國傳統的靈芝等菌,后端是協會的珍藏品。

採集自由帽(liberty cap, Psilocybe semilanceata)的方法。

辨認真菌的方法。房間另一端還有人幫忙辨認真菌。

有些真菌還能拿來製作染料。

賣蘑菇是少不了的。

可惜這種小盆的真菌不能連盆一起買。現場有賣油炸金針菇(下圖),吃一點感覺挺美味的,當然,多數油炸食品都是這樣的。

可以吃到不少免費蘑菇料理(左圖前端),也有賣真菌的商家(左圖后端)。有圖示是真菌裝飾品。

還有不少聽説很有趣的講座,可惜時間不允許,一場都沒聽到。兩三個小時后就返校,同樣,上真菌課的同學得留下來繼續他們的作業,我就回去了。

外:上個星期遇到一個拿這門課的同學,問他辨認真菌的作業做得怎樣了。他回答,由於老師要他辨認的那個真菌只有一成幾率長出生殖器官,而他手上的剛好沒有,所以無解。

又及:終于處理好這一個行程,還有更久以前的唐人街及西蒙菲莎大學的旅遊記還沒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