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邀請我出去,爲了與另一位同學回鄉前聚一聚。由於那位同學是穆斯林,而現在是齋戒月,而太陽八時半才下山,我們的活動範圍有限,遂決定看電影。原本打算看《特工紹特》,後來策劃人覺得《問題不在孩子》(The Kids are alright,《孩子們沒問題》/《孩子們沒事》/《孩子們很好》)風評更好,於是問我好不要改看這一出。我以前在報紙看過評論,早就好奇這部戯,於是說,如果另一位朋友(穆斯林)覺得沒問題,就成。
另一位朋友沒有反對,行程定了。我朋友來學校載我(感激不盡),到巴拉德街和第五大路交界處的戲院去。加拿大這裡還有許多獨立戲院(不是在購物中心裏),而這家戲院又有學生票,便宜許多。由於加拿大戲院沒有划座位,我原本以爲我們得坐到第一排去,仰望熒幕,沒想到人不是很多,還能坐到最後一排。這間戲院很小,堂内只有十多排椅子,比學校的一些講堂還小。我環視堂内,我們似乎是裏頭年紀最小的一群。
電影開始了,講述一個蕾絲邊家庭的兒女找到他們的生父(蝌蚪捐獻者),其間家庭裏大人小孩如何應對生活變動所帶來的煩惱。臺詞挺幽默的,是部不錯的電影,除了一點:這部戯見肉的部分挺多的,不,很多。男男的,男女的,女女的,都有。
電影結束后,提議看這出戯的朋友說,他之前不知道這部戯的内容大綱,他也沒想到有這麽多肉,因為這部戯的電影分級為“14A”,即十四嵗以下的人需要父母陪同觀看。我們都覺得上升到“R”限制級,十八嵗以下不可觀看也不為過。那些同樣在場的阿叔阿嬸大概比我們更尷尬……
這部電影在馬來西亞應該無望上映,又同性戀又見肉,就算能也是刪掉一大半,標上18PL。真讓人感慨文化不同,尺度有差。
2010年8月14日星期六
2010年8月11日星期三
真菌、細菌、病毒、細胞和想象力
剛剛期末考結束了。我很懷疑我的老師喜歡用WESB100作爲課室,選WOOD2作爲考場,是因爲這兩間講堂的扶手課椅的桌面特別小(比我的手提電腦熒幕還小),符合她作爲微生物學家的身份。
MICB202這門課,内容看是很多,其實多讀幾遍后也不是特別難記。不用買又厚又重的課本,但是需要買一套筆記,二十加元。雖然封面每學期可能會換,但内容應該是同樣的。而我的老師,Dr. Tracy Kion,名聲不太好,據説上課沉悶,正言厲色,不太討人歡喜。以下是我的個人意見。
課堂氣氛:我的標準挺低的,至今上課沒有睡着(很有可能那是因爲我只有一門課)、有些笑話笑得出來,所以,可以放在“能夠忍耐”這個標簽下。
課堂内容:買來筆記有時說得相對詳細,要求其實沒那麽高。她的筆記有些部分整理得比較好,有些就讓人感覺有點無序。我把筆記後面的圖表打印一份(網上有),因爲她是圖表和筆記摻雜在一起說,所以問題就出在我不知道一個圖表上的内容有多長,有時候寫在圖表旁的空位,結果塞不下;有時候寫在另一張紙上,但只寫了兩行。
出席:有時候會需要用遙控器答題。
作業:有作業,不會太難,但拿滿分不容易——不小心就掉入圈套。要在網上寫題答題。
練習題:網上免疫系統、細菌、病毒三個部分個有一份“考試練習題”,沒有算入總分。題目挺容易的。但不要上當,考試完全不是這樣的……
考題:只有一個期末考。這次考試是夏日特別放送,三個小時(平時只有兩個半小時),八十四道選擇題,三道簡答題。簡答題沒什麽,只要有讀書就答得出。但那些選擇題……狠狠的摧殘了我。難,倒不會是非常難,題目内容什麽的好像都有讀過(即不記得答案是什麽又是另一回事)。但是對語文要求比較高,陷阱題目處處可見。網上寫題不可以用“以下哪項是對的”這種句式,但在考試中基本上都是這樣子的題目,需要很用心的讀題,因爲會有“選一個”或“選兩個”和“正確”或“錯誤”這種超容易搞混的問題。而且,如果是“選兩個”,必須兩項都答對才能得分。
總分:令人崩潰的九一分配法。一成爲作業活動等,九成為期末考。那一成分爲四分、四分、二分,可自行選擇作業、網上寫題做題及遙控器作答佔多少。一開學就要選好,但期末有一次選擇的機會。不過,我是不記得我的遙控器作答到底做對了多少,所以無法作出對我最有利的選擇。
這門課的内容其實挺有趣,而且微生物學中還有許多空白,很多問題老師也答不上來。而且這門課沒有實驗部分,不用動手。但想要輕鬆拿學分的話,還是別拿這門課吧。
2010年8月10日星期二
真菌感染
注:以下也許有噁心内容。
真菌感染特別難治理,因爲抗生素及抗病毒藥物都對其無效,而對其有效的藥物多半也對我們有效,所以只能用抗真菌藥物。
又:老師只說了真菌會長在呼吸道或口腔裏,而且很難治愈。我想得太多,噁心到自己,所以寫上來噁心別人。
2010年8月6日星期五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傷寒症是因身體的免疫系統對傷寒沙門氏菌產生激烈的炎症反應而造成的。而像傷寒瑪麗這種傷寒病帶者得以存在,也許是因爲他們的免疫系統有些突變,而不能對傷寒沙門氏菌產生反應。因此,傷寒沙門氏菌在膽囊定居,一直產生後代,感染他人,但那些傷寒沙門氏菌和免疫系統,互相不理漠視("They ignore each other.") 。
外一則:
這個不會翻譯。
Disease, dis-ease.
有疾病,即不舒適。
2010年8月5日星期四
肺結核
肺結核是挺致命的,尤其在艾滋病患者中。五成的艾滋病患者死于肺結核。但是,對一般人來説,是沒那麽容易感染上結核分枝桿菌(造成肺結核的病毒)的。
前幾年學校有一位同學染上了肺結核,在確診之前,到了WESB100、BIOL200等各大課堂去上課。一般上,同一門課的一百三十個人將會和他在一起一個小時。所有在那段時間内和他呆在同一間教室的所有老師、學生、實驗室技術人員等全都被一一追查出來,檢驗是否感染上肺結核。結果,一千多個人裏,沒有任何人受到感染。
订阅:
博文 (Atom)